首页 > 正文

普光气田为长江经济带注入绿色动能

2024-01-18 14:53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普光气田为长江经济带注入绿色动能

  截至12月6日,普光气田自投产以来已累计外输商品气超过450亿立方米,占川气东送工程累计输气量的七成,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据测算,45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替代燃煤约9000万吨,可每年减排二氧化碳54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49500万棵,或近360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同时减排二氧化硫135万吨、氮氧化物近45万吨。

  普光气田输出的是清洁能源,承载的是亿万人民期盼的绿色中国梦。长江流域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被能源紧缺、环境污染所困扰。习近平总书记曾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作为长江经济带能源供给地之一,普光气田自2009年10月投产以来,就源源不断为长江经济带上的四川、湖北、江西、江苏、浙江、上海等省(直辖市)70多个大中型城市、上千家企业送去清洁能源。

  提起普光气田,最有感触的应是江西人。2010年,普光气田的天然气顺着川气东送管道进入江西,结束了该省没有管输天然气的历史。至此,东部地区全部实现了使用管道天然气。截至2016年,江西省11个设区市中心城区全部用上长输管道天然气,另有49个县(市、区)用上长输管道天然气。天然气在江西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提高至2.7%,比2010年增长1.7%。

  武汉也是川气东送工程的受益者。2006年,武汉“油改气”率先在公交行业和出租车行业推广,出租车司机们曾争先恐后“油改气”。然而,2009年冬季频繁上演的气荒,使武汉市一度出现“气改油”的回潮。川气东送工程投入运营后,武汉气荒得到缓解。到2012年底,全武汉90%的出租车实现“油改气”。投产8年来,川气东送工程对湖北省的天然气年供应量已增至13.3亿立方米。

  浙江嘉善县姚庄镇借助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聚集了许多民营企业,曾经烟囱林立,煤尘滚滚。今年4月,“川气”到来,政府组织推行“煤改气”项目。仅仅过了半年多,这里的烟囱就消失了踪影,空气质量大幅度改善。

  自2010年初以来,川气东送工程已累计为浙江省供应天然气126.5亿立方米。“目前,浙江省已全面启动2020年实现天然气‘县县通’工程项目。这对建设美丽乡村、美丽浙江、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浙江省能源局煤油气处处长刘勇介绍。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 张泽月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5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