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迎来人才“进大于出”的历史拐点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才“出去多回来少”的逆差问题,令不少人扼腕:何时中国不再成为他国的人才“培养基地”?而今,这一局面正在得到扭转——
在4月11日召开的2017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上,人社部副部长汤涛透露,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65.11万人,其中2016年回国43.25万人,十八大以来回国人数占到70%,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的留学人员比例由2012年的72.38%增长到2016年的82.23%,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留学人才归国潮。
有专家预测,未来5年,我国将迎来“进大于出”的人才历史拐点,从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主要的人才回流国,逐步成为国际人才竞争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人才回流在加速
在美国生活和工作了14年,资深数据专家丁国祥选择了回国到杭州蚂蚁金服集团工作。在丁国祥看来,中国如火如荼的网上购物、海量的数据,都把美国“甩了几条街”,回国发展是最佳选择。
丁国祥只是近年来“海归大军”中的一员。教育部的统计显示,10多年前,中国每送出3个人出国留学,迎回1人。如今,年度出国与回国人数比例已从2006年的3.15∶1下降到2016年的1.26∶1,且呈现人才加速回流态势。
“群凤归巢”景象喜人。南方科技大学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说,2014年,该校招收20位教职人员,收到了至少2000份来自海外的简历。杭州名驹猎头负责人沈敏跃说,以前大多数是从本地出去的留学生来打听工作,这两年,在国外有长期工作经验的海归,开始出现在公司的简历库里。深圳市2016年引进海归10509人,连续三年增幅超过40%。
归国潮正呈现一浪高过一浪之势。拥有4.8亿高端人才的知名职场社交平台领英分析注册信息发现,2016年毕业后选择回到中国的留学生数量比2010年增长了4倍多,拥有硕士、博士学历的人才占比大幅提升。同时,在高科技领域工作的海外华人对于归国工作呈开放态度,并表示积极关注中国市场的工作机会。预期更加可喜。今年3月,海归求职服务平台络可英联合有关机构,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发布了《2017海外人才就业分析报告》。报告预计,2017年归国人数有望突破60万,如果实现,这将超过今年出国留学的人数。
中国处于引才的机遇窗口期
留学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又一批留学人员回到国内,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也有不少留学人员特别是高端人才选择了在国外工作,导致我国出现人才进与出的逆差。
对于当前的归国潮,相关人士表示,人才加速回流除了留学人员数量增加带来的海归人数自然增加之外,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目标,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国家、地方和用人单位引才项目竞相推出,为留学归国人员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和政策便利。
制度创新为引才注入了强大动能。数据显示,中组部牵头实施的“千人计划”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6000多人,在“千人计划”的引领带动下,各地引进高层次留学人才5.39万名,引进教授层次人才数量是1978年至2008年引进总量的20余倍。
“读十本成功学的书,不如去中国试一试”。作为世界经济的引擎,中国正释放出强劲的磁场效应。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发布的《2016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海归选择目前工作城市的理由排在第一的是经济发展快。“在有的西方发达国家,家门口换了块路牌就算一个大的变化,而国内发展到处生机勃勃。”在国外学习工作5年后,留学生何岸回到成都投入到创业中。
“在外国做得再好,也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旁观者。回到国内,我会成为祖国变化的一部分。”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的肺腑之言,道出众多海外学子的心声,个人发展与国家建设融合,海归自身价值才能得到更好实现。目前,在各类留学人员创业园里,入园企业超过2.7万家,7.9万名留学人员在园创业。
专家判断,中国正迎来引才的机会窗口期。“当前全世界的保护主义正在抬头,中国是全世界非常开放的国家,现在是我们吸引全球人才最好的时候,应积极抢抓机遇,吸引更多人才到中国。”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表示。
让归国潮化为中国崛起的创新潮
沿着钱学森等老一辈留学回国人员的足迹,近年来,新一代海归已经在各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他们中的潘建伟、丁列明、李彦宏、钱颖一、姚力军等人,因创新创业成就斐然而家喻户晓。
当前,强劲的归国潮正与“双创潮”联动叠加。中国青年报社联合智联招聘此前开展的一项针对海归和留学生的调查显示,多达54.0%的受访者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是“创业”。中科院院士葛均波认为,我国应加快建立起有效的机制,让留学人员的归国潮转化为提升我国科学实力的大潮。
去年6月以来,海归创业创新中存在的“优惠政策享受难、落户就学办理难、开户融资难、知识产权应用难、政策限制放开难、文化理念融合难”等“六难”问题受到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专门作出批示,国务院18个部委雷厉风行开展了一系列“清障搭台”行动。
此次2017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上,参与解决“六难”的相关单位进一步扩大到29个,联手推出了放宽外籍人员持股、出口资质等限制,简化服务流程,加强创业指导等一揽子措施。
“这些政策将进一步增强留学人才回国的信心,激发留学回国人员创新的力量。” 国务院参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认为,随着优秀留学人才的回归,以及各种肤色各个国家的人才到来,中国“创新潮”将更加澎湃。
留学事业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从来紧密相连。海外研究人士对涌动的归国潮赞叹不已。“海归群体是中国在多个领域进行更深层次变革的‘作用剂’,他们将‘重塑’中国。”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北美研究项目主任汤姆·维尔克撰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