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山邑“三问”

2024-01-18 10:45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山邑“三问”

参评项目

通讯 

语种

中文

者(主创人员)

李建国

编辑

王克强,杨景皓

刊播单位

保山日报

首发日期

2017年11月27日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要闻   1转2 

作品字数 (时长)

3410字

 作

 品

 简

 介

  2014年以来,记者持续跟踪施甸县山邑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也称“山邑模式”)近四年时间,先后采访报道“山邑模式”10余次。其中采写的通讯《云南施甸县土地流转让农民就近上班—— 一份土地 两份收入》于2015年4月13日在人民日报二版刊发。2017年10月,记者再次走进施甸县山邑村,发现“山邑模式”一直在持续发酵,村里每年接待省内外考察学习人员不低于100批次、20000人次。此线索吸引了记者再次深入采访的强烈欲望,于是采取蹲点调研方式,深入采访4天,并以调查性报道的方式,形成了见报的深度报道。







  报道在保山日报刊发后,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数字报、保山日报新闻客户端、保山日报法人微博等平台及时跟进,采取融媒体推送,被多个知名网站转载,并得到了市委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山邑模式”作为云南唯一一个集体经济典型案例入选《增强凝聚力,提升服务力——党组织引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案例选》一书,使“山邑模式”产生了更加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推

 荐

 理

 由

  “山邑模式”是推进农村因地制宜、集约化经营盘活土地资源,促进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成功范例,本报持续关注了多年。该调查性报道从读者的关注点出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山邑模式”的精髓和经验,角度新颖,标题有张力,小标题别出心裁,文风朴实,不失为一次经验推介调查报道的尝试与创新。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张泽月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58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