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China to jump supercomputer barrier(中国突破超级计算机技术壁垒)(英文) |
参评项目 |
国际传播(消息) |
语种 |
英文 |
作者(主创人员) |
张之豪,张敏 |
编辑 |
朱喆 |
刊播单位 |
中国日报社 |
首发日期 |
2017年02月20日 |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
要闻 1 |
作品字数(时长) |
381字 |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并要求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随着中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中国超算科技近年来发展突飞猛进,中美之间的超算竞争也日趋“白热化”。2013年开始,中国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连续4年占据全球超算排行榜首位,其快速处理大规模数据的运算能力,在我国国防、灾害预警、全球变暖、城市规划、生物制药等重要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 然而,2015年美国政府宣布将在2025年前推出世界首台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比目前速度最快的中国超算“神威·太湖之光”还要快10倍。此后两年,西方舆论一直渲染“中国超算将会被超越”,唱衰中国科技发展。 为报道中国超算科技的真实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中国日报记者在2017年2月经过自主策划选题,专访了国家超级计算机天津中心应用研发部部长、“天河一号”计算机技术骨干孟祥飞,首次用英文向外界报道了中国将在2018年左右完成世界首台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原型机的研制计划,介绍了成品机将完全采用自主研发的芯片,并将在2020年正式投入运行的关键信息。 报道还进一步透露,中国正在研制多台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科技部也证实:我国共有“神威”“天河”和“曙光”三个团队同时开展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的研制,体现了中国超算科技的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 |
社会效果 |
报道一出,立即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被境外主流媒体转载550余次,内容被翻译成西班牙语、法语、俄语、德语、捷克语、荷兰语、葡萄牙语等多种文字,表明全世界对中国超算的高度关注。德国之声报道称,如果中国的“天河三号”超级计算机能突破百亿亿次的计算能力,那么它的数据处理能力将把所有其他超算远远甩在后面。“快”这个词将无法形容这台机器,中国科学家将用它计算雾霾分散、基因序列、蛋白质结构等。俄罗斯塔斯社称,中国将在高性能处理器等其他超算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天河三号”的成品机将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可超越其他类似超级计算机。印度快报称,“天河三号”超级计算机的样机将在2018年诞生,并且在2020年左右正式投入使用,比美国的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计划更早。 据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原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调查,2017年全年来看,中国超级计算机与中国高铁、中国载人航天计划成为海外认知度最高的三大科技成就。 外电转引链接和网页截图另附页。 |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
科技是国之利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中国科技实力的评价,一向是新闻传播中的热门话题。超级计算机的研制和应用是一个国家科研实力的体现,也是国家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核心驱动。它对国家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为中国未来的科技强国之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证。这篇稿件是中国日报针对超级计算机这一“国之重器”,进行自主策划的新闻,国际反响强烈。采编团队精准对标国际社会关切,及时宣传我国科技进步成果,在国际上彰显了中国在超算领域的领先实力。在传播手段上,该作品积极主动塑造国际舆论,有效回应了西方唱衰我科技实力的攻击。 稿件主要数据和信息阐述准确,被境外媒体大量转引转载,体现了在对外传播和话语权塑造上的高站位和主动性,进而增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主流媒体报道权威性的认可度。 该稿件获中国日报新闻奖2017年第一季度最佳消息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