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2024-10-30 17:29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参评项目

评论(报纸)

字数/时长

7319字

语种

中文

作者(主创人员)

集体

编辑

原创单位

人民日报社

发布端/号/媒体名称

人民日报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理论9版

刊播日期

2023-08-16

作品简介

(采编过程)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新的重大论断,站在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高度来破题、来立意、来论述,深刻阐释为什么说“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有着怎样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深入探讨如何在“第二个结合”中不断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作为人民日报社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点选题之一,此文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召开后由报社领导点题、指导,由理论部相关人员执笔完成,并吸纳了报社相关部门提出的宝贵修改建议。此文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立意有高度。从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怎样对待传统文化上切入,揭示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的危害,阐明“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二是破题有深度。讲清了“第二个结合”的历史缘起、逻辑进路、发展历程,解答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疑惑。三是说理有厚度。从漫长历史源流中梳理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华文化的交汇点、碰撞点、结合点,阐释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结合发展的历史脉络。四是行文有温度。突破思维定式、创新话语表达,在以情陈理、情理交融中引发深度共情,实现高度共鸣。

社会效果

  此文刊发后引起广泛反响,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等200多家网站和客户端转载,总阅读量达到数千万。据“中国知网”显示,在同类主题文章中此文被引用次数最多。专家学者、地方干部、高校学生、广大网友给予高度评价:“对于这样一个富有哲思、意蕴深刻的新论断,这篇文章进行了有深度有新意的阐释”“文章理明了‘新思想’,论出了‘精气神’,正是当前思想理论界急需的好文章”“文章是一次思想的动员,引领理论界、学术界深化研究的方向”“读毕此文,深感守住魂脉和根脉的重要性。我辈更当自信自立自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民族复兴梦想”。

  文章成为在重大主题宣传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阐释、增强干部群众文化自信、发挥思想舆论引领作用的成功尝试,为凝聚干部群众继续推进“第二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共识和行动提供理论支撑和精神动力。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新的重大论断,阐释清楚其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篇文章在学深吃透会议精神基础上,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维度,深刻阐释了这一论断的丰富意蕴和实践要求。文章立意高出一筹,视野纵横开阔,阐释透彻精当,极富感染力和穿透力,实现了政治性、思想性、学理性、哲理性、可读性的统一。文章保持了“任理轩”文章一以贯之的大题大气的特点风格,回答困惑、凝聚共识、增强信心,助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落地生根,彰显了党报思想理论宣传的引领优势和力量。

作者(主创人员)

  马宏伟、叶帆、张怡恬、何民捷、张垚、于春晖、苏超、殷鹏、肖伟光、赵渊杰、殷烁、曹平、步超、刘学、郑延冰、王影迪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普韵乔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403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