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为了机匣不再“卡脖子” |
参评项目 |
通讯(报纸) |
字数/时长 |
1935字 |
语种 |
中文 |
作者(主创人员) |
付毅飞 |
编辑 |
刘莉、陈瑜 |
原创单位 |
科技日报社 |
发布端/账号/媒体名称 |
科技日报 |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
要闻版 一版 |
刊播日期 |
2023-03-30 |
作品简介(采编过程) |
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快速发展,各型舰船装备“下饺子”为网友津津乐道。 在高端船用燃气轮机上,机匣是最难制造的零件之一。长期以来,我国高端船用燃气轮机机匣加工装备受制于人。自2016年起,武重集团组建攻关团队,向这一痛点发起挑战。他们在没有经验、没有资料的情况下,自力更生研制出仅需一次装夹就能实现全部工序复合化、高精度加工的装备,并且技术完全自主可控,填补了国内空白。 武重集团的攻关之路是大国博弈背景下,中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缩影。确定选题后,记者深入武重集团,采访项目带头人、技术专家,以及从集团领导到一线科研人员等多名亲历者,从不同视角讲述他们攻坚克难的经历,同时对相关技术的特点、难点进行科普,最终形成报道在科技日报头版头条“创新故事”栏目刊发。 |
||
社会效果 |
该报道被光明网、北京日报客户端、中国网、腾讯网、北青网等媒体转载,被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申报第六届中央企业优秀故事,引发社会积极反响。 |
||
初评评语(推荐理由) |
此文聚焦大国科技博弈最前沿的战场,“解剖”最难制造的零件之一——燃气轮机机匣的攻关过程,以科普+故事的方式,挖掘专精特新示范企业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努力。在行文上,文章注重“翻译”的艺术,将艰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转化为深入浅出的大众话题,兼具新闻价值和时代意义。 |
责任编辑: 普韵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