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揭穿视觉贫困谎言 |
参评项目 |
新闻专题(新媒体) |
字数/时长 |
6419字;0时12分26秒 |
语种 |
中文 |
作者(主创人员) |
集体 |
编辑 |
集体 |
原创单位 |
封面新闻 |
发布端/账号/媒体名称 |
封面新闻客户端 |
刊播日期 |
2023-02-20 18:34 |
||
作品网址 |
https://m.thecover.cn/subject.html?id=11487&channel_type=13&userId=MTA5OTg1NQ==T https://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eid=Q66RtXVwnCuH90qSdq8Jkw==&channelId=0×tamp=1714124105187 https://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eid=11TTFYuEygSH90qSdq8Jkw==&channelId=0×tamp=1714124158985 |
||
作品简介(采编过程) |
针对互联网上出现的“以贩卖苦难为主题、以摆拍造假为手段、以吸引流量谋取利益为目的”的“视觉贫困”乱象,2023年,封面新闻开设贯穿全年的“揭穿视觉贫困谎言”新闻专题,聚焦“视觉贫困”网络乱象,用真相粉碎谣言。 深入新闻现场,用真实新闻击退虚假传闻。一段时间以来,多个虚假呈现凉山区域“苦情”的视频在互联网平台广泛传播,记者深入事件现场,通过挨家逐户走访找到视频中的当事人,还原了某些机构炮制虚假剧情、花钱雇人摆拍卖惨视频并进行所谓爱心带货销售的全过程,用实证批驳了“视觉贫困”的网络乱象,回击了污名化大凉山脱贫攻坚成果的谣言,揭露了其背后的利益链条。 全媒立体呈现,引发广泛关注和有效治理。从2023年2月起,封面新闻连续刊发了《云辟谣|慈善主播在凉山给老人发钱?老人:发3000元收回2800元,还找我借钱摆拍》等20余篇深度图文和视频稿件,并通过新闻评论、漫画、海报等多种形式,让报道更加丰富易读。整个专题采访扎实、内容客观,清晰呈现了“视觉贫困”乱象背后的“假剧情、真套路”,在全网引发广泛关注。 该专题揭露的凉山“视觉贫困”乱象,受到国家相关部委关注并联动多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整治视觉贫困乱象的清朗专项行动,取得积极成效。 |
||
社会效果 |
该专题目前集纳相关作品31条。相关报道推出后,迅速形成全网热点,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媒体22家、省级媒体107家,以及各大网络平台参与报道、转载。该专题在封面新闻矩阵阅读量超过2亿,在全网各大平台阅读量超过5亿。 该专题内的报道,有力回击了污名化大凉山的不实言论,充分保障了广大网民的知情权,打击了以虚假“视觉贫困”为表、行“卖货诈骗”为实的不良违法行为,助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相关报道获四川省委领导批示,作为网络治理典型案例在四川全省推广。该专题揭露的凉山“视觉贫困”乱象,受到国家相关部委关注并联动多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整治视觉贫困乱象的清朗专项行动,取得积极成效。目前,针对大凉山地区的“视觉贫困”虚假视频已基本绝迹。 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完善网络综合治理”内容,谈及“视觉贫困”现象,呼吁各方规范这一网络乱象,加快立法进程。 |
||
初评评语(推荐理由) |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凉山州,是我国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到2020年,凉山已经全面脱贫摘帽。然而,凉山是一个“天然的流量池”,一直有各种声音在“污名化”凉山,虚假的“视觉贫困”就是其中一种。 “视觉贫困”现象不仅出现在凉山,在我国多地也时有发生,这对我们的脱贫攻坚成果以及政府公信力,都造成了严重损害。该新闻专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秉持“传递指间正能量,筑牢谣言防火墙”的信念,承担起激浊扬清、维护良好网络秩序的责任,用专业的新闻报道,让这种网络谣言、违法违规行为无所遁形。 专题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实用性、服务性强,彰显了传播正能量和铁肩担道义的媒体担当。 |
||
作者(主创人员):肖洋、周翼、徐湘东、罗石芊、宋潇、钟晓璐、蒋璟璟、张海琳 |
|||
编辑:余行、梁书豪、唐金龙、李逢春、熊浩然、张鑫、郭鑫鞠、胡丽苹、黎文强、刘琳、徐亚岚、谢婷婷、唐银、文康林、彭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