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国重器——北大荒打造“中国饭碗”“农业航母”记

2024-10-30 14:37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大国重器——北大荒打造中国饭碗”“业航母

参评项目

典型报道(报纸)

 

字数/时长

 

13062

体裁

通讯

 

 

语种

中文

作者

(主创人员)

集体

编辑

周泉涌、赵宇恒、王一晴

原创单位

农民日报社

发布端/账号/媒体名称

《农民日报》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要闻,一版

刊播日期

2023-09-25

作品简介

(采编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念兹在兹。2018年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刚过,总书记就到北大荒考察,留下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殷切嘱托。农民日报记者此前就持续关注报道北大荒粮食生产,此后更加注重对其典型经验的挖掘报道,推出一系列新闻作品。在这个过程中,记者敏锐捕捉到,北大荒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稳粮强农之路,是端牢中国饭碗过往努力的缩影,也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一种生动预演。尤其在全球粮价飙升、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的背景下,报道北大荒打造现代化农业航母的创新实践,有利于增强发展信心和底气,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为此,在总书记考察北大荒5周年之际,农民日报提前精心策划,派出采访组深入北大荒采访调研。记者用一周时间深入北大荒多个农场采访,获取了大量最新一手素材和北大荒70多年来的历史资料,几易其稿完成报道。2023925日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大荒5周年的日子,农民日报在当天头版头条位置,重磅推出北大荒端牢中国饭碗、打农业航母的创新实践报道。稿件在历史与现实交错中系统展现北大荒的稳粮强农之路,对于其他主产区推进农业现代化、更好端牢中国饭碗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社会效果

  该报道在农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作为本报重磅栏目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调研记文章,深情讲述了北大荒70多年来在发展生产、支援国家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卓著贡献,深刻总结了北大荒人破解谁来种地问题、处理好关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创新经验,在全球粮食市场大幅波动的背景下,为各地贯彻落实中央重农抓粮战略发挥了积极作用,增强了全社会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和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大荒5周年的日子,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和秋粮丰收的重要时间节点,报道在农民日报官网、官微、客户端等全媒体平台同步推出,引发广泛关注,中央网信办在全网进行置顶推送,一百多家媒体平台转发转载,进一步释放了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有力回应了社会上关于粮食安全的舆论关切,通过北大荒从会种地到打造新型国际大粮商的发展成就,向社会各界传递出中国能够很好地把政府与市场、集中与分散有机结合起来,为中国碗装满中国粮提供底气、支撑和自信。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关注粮食安全重要议题,以典型报道强引领稳信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北大荒发展70多年来,始终与粮食紧密相连,粮食综合单产连续多年与美德法等同列世界粮食单产第一阵营。报道站位高远,立意深刻,策划及时精准,不仅全面深入报道了北大荒在稳粮强农和改革创新方面的经验,为其他粮食主产区提供重要经验借鉴,也从侧面生动展现出中国粮食自信,在全球粮价飙升背景下,为稳大局强信心发挥了积极作用。

  兼具历史眼光与全球视野,发掘报道老典型的时代内涵。这篇《大国重器》巧妙选取角度,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大荒提出的重要指示,主要报道这5年来北大荒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的改革举措,同时将其放在70多年种地史和全球粮食市场竞争中去分析,增强了典型报道的时代感和厚重感。

  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相结合,传统写法与新媒体表达相结合,历史穿透与现实聚焦相结合。从大标题到小标题都贯穿短小精悍、平实浅白风格,小段落、短句子,干净利落的小场景、小细节,伴以小论述、小思绪,给人一唱三叹、回味绵绵之感,让人如身临北大荒、北大仓,在感叹感佩感怀中进一步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中国饭碗论述的深远思考,进一步坚定端稳中国饭碗的信心底气。

作者(主创人员):

何兰生、白锋哲、李竟涵、高杨、刘伟林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陈梦谣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40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