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老潘的“三十六计”

2024-10-30 17:00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老潘的“三十六计”

参评项目

典型报道(报纸)

字数/时长

3875字

体裁

通讯

 

 

语种

中文

作者(主创人员)

杨静雅

编辑

高凯

原创单位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

发布端/帐号/媒体名称

宁波晚报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A14、A15、A16版

刊播日期

2023-12-22

作品简介(采编过程)

  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浙江作为“枫桥经验”的起源省,有哪些经验值得向全国推广?去年11月,浙江省委政法委评出了一批浙江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老潘工作室”警调衔接工作法在列,记者随即对“老潘”(潘明杰)进行了采访。

  近些年,潘明杰主要精力用在处理疑难信访案上,他怕这些案例被报道出去产生不良后果,便只讲一些“家长里短”的案例。接受采访三次之后,他被记者的敬业精神所打动,讲述了多个重大信访案件背后的故事,记者对这些案件本着“淡化情节、注重方法”的方式进行了呈现。

  在写作上,记者采用双线结构。稿件看似写了“5600万元纠纷一天解决”“一场纠纷上门22次”等几个故事,实际上则写出了潘明杰的创新、善良、敬业和担当。

  记者在潘明杰的故事中融入了建立个人工作室、设立善治基金、推行标准化服务规范等“枫桥经验”制度创新,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潘明杰的故事中还使用了“家庭不是复印机”“不要将尽孝变成兴师问罪的工具”等诸多潘明杰的“金句”,发人深省。

  稿件在《宁波晚报》发表的同时,在甬派新闻客户端、中国宁波网发表。

社会效果

  稿件发出后,被《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客户端、学习强国客户端等中央级媒体平台转载。稿件总转发量5万+,点击量1000万+,许多读者在评论区留言,为潘明杰点赞。

  稿件发出后,“老潘工作室”的工作方法被更广泛地传播,宁夏、广西等地政法系统全国多家单位慕名到“老潘工作室”学习。2024年初,潘明杰被宁波市选送去参加全国道德模范评选。

  稿件受到潘明杰本人的赞扬,他说自己最怕一些案例被报道出去,引发当事人的不满,但这篇稿件写得“充满善意”,有着“浓浓的人文情怀”,不仅没有给他的工作带来麻烦,而且对他的经验进行了理论性梳理,使他的经验更加简洁明了。

  稿件受到宁波市文明办领导的表扬,称稿件写出了潘明杰的“新故事、新精神、新高度”。

初评评语(推荐理由)

  主题重大: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枫桥经验”是2023年全国宣传系统的宣传重点,而宁波“老潘工作室”警调衔接工作法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优秀代表。

  结构精巧:稿件看似写了“5600万元纠纷一天解决”等几个故事,实际上则是层层深入,写出了潘明杰的创新、善良、敬业和担当。

  细节出彩:稿件多处用细节刻画主人公鲜明个性,比如“那声音轻得如同老父亲叮嘱行将出嫁的女儿”“潘明杰和大哥‘对敲锣鼓’”等,充分展现其精神特质和人格魅力。

  借鉴性强:稿件将建立个人工作室、善治基金、标准化服务规范等融入潘明杰的故事,这些制度创新对发展“枫桥经验”有很强借鉴作用。

  启迪社会:“家庭不是复印机”“不要将尽孝变成兴师问罪的工具”……稿件中潘明杰的“金句”使读者在看他的故事的同时彻悟人生。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苏影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2407121240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