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栏目名称 |
亲历 |
创办时间 |
2019-01-01 |
原创单位 |
浙江日报 |
刊播单位 |
浙江日报 |
字数 |
7325字 |
语种 |
中文 |
刊播周期 |
每周1至3次 |
刊播版面 |
《浙江日报》 新闻版 |
主创人员 |
集体 |
编辑 |
集体 |
作品简介 (采编过程) |
《亲历》 是浙江日报旨在推动采编人员践行“四力”、转作风改文风而倾力打造的沉浸式体验报道新闻专栏。创办5年来,专栏坚持推动采编人员到群众中去, 到基层一线,到新闻现场去。主创和编辑围绕中央、省委中心工作,关注群众首创精神、基层探索和火热生活,主动设置议题,采写编发了大批有现场有感悟有体验的优秀新闻产品, 既反映基层生动实践、群众喜怒哀乐,又唱响了时代主旋律。截至2023年底,专栏共出版466期,形成了如下特点: 一、永远在现场。记者深入企业、海岛、农村、边疆等一线,与群众同劳动、共甘苦,通过沉浸式体验 ,生动反映来自基层的改革创新,记录时代变化细节,传递群众的真情实感。 二 、“活鱼”更“新鲜”。在《亲历》专栏的采写要求下,记者本身就是新闻现场的一部分,采写的每一篇作品因此都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烟火气,让人身临其境,产生共情。 三 、传播谋“ 出圈”。采取“文字+视频”的融媒体报道方式,撷取亲历现场最抓眼球或最动人的片段,制作成创意短视频,于稿件见报前在浙报集团的客户端首发,并同步分发至抖音、微博 、微信、百度等新媒体平台,多渠道推送 ,从版面“破圈”。 |
||
社会效果 |
《亲历》 专栏涌现出一批引发读者强烈共鸣的佳作,大批文字报道和相关短视频被人民日报客户端 、人民网、新华网、学习强国等主流平台和腾讯、搜狐等众多头部商业平台转载。专栏还推出多组系列策划,频频打出融媒产品“爆款组合拳”。 专栏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2023年,浙江省委把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一号改革工程”的头等大事,要求充分发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牵引作用。在改革开放45周年之际,专栏策划推出《改革 ,再燃激情》系列报道,聚焦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八大重点领域,报道浙江各地的改 革实践和成效,得到了省委改革办、市县的好评,也为各地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借鉴。专栏策划推出的乡村文旅融合产业系列报道《春天在这里》 ,展示了浙江美丽乡村的勃勃生机。其中一篇《小山村借 古道“ 出圈”》 中的受访对象——荷兰人托马斯还积极推荐亲友去浙江乡村看看。记者远赴边疆采写的《我在阿克苏挤驼奶》,得到了柯坪县委县政府的点赞 ,人民网、新华网、光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纷纷跟 进报道。记者“双11”期间采写的《见证一颗珍珠的高光时刻》 ,全链条描绘了诸暨珍珠产业的转型升级,全网传播量破百万,为发展新业态提供了经验参考。 |
||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
在新闻单位开展“ 走转改”活动是推动采编人员践行“ 四力”、转作风改文风的重要举措 。浙江日报推出的《亲历》栏目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一个较好范例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信息泛滥,作为党报,应该鼓励更多记者亲临一线进行采访,采写更多“ 沾泥土带露珠”的作品,反映基层生动实践以及群 众的喜怒哀乐。 这个栏目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记者在一线 ,足迹遍布农村 、边疆 、海岛等,通过沉浸式体验,反映来自基层的创新实践,文章可读性强 ,有较强的感染力和亲和力。专栏也兼顾了全媒体传播的需求,采取了“文字+视频” 的融媒体报道方式 ,在文章见报的同时,充分利用抖音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多渠道推送,从而不断提升文章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
集体人员名单
作品标题: 亲历
作者(主创人员): 陆斯超 、 肖淙文 、干婧 、王晨辉 、来逸晨 、何冬健 、沈晶晶 、唐骏垚 、陈醉 、周琳子 、吴丽燕 、宋彬彬 、孙良、 沈立 、梅玲玲 、黄宁璐 、陈久忍 、邬敏 |
编辑: 霍建虹 、毛广绘 、刘伟 、李建 、童健 、管哲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