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3·15特别报道·江西—江苏—山东:养殖虾当成野生卖?消费者质疑网络主播带货“虚假宣传” |
参评项目 |
舆论监督报道(电视) |
字数/时长 |
0时14分16秒 |
体裁 |
系列报道 |
|
|
语种 |
中文 |
作者 (主创人员) |
刘嘉伟、杨卿、余宽、何子怡、蔡玲玲、涂霁、李耀宇 |
编辑 |
刘凌、李彬、王甜 |
原创单位 |
江西广播电视台 |
发布端/账号/媒体名称 |
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都市频道《都市现场》 |
刊播日期 |
2023-03-14到2023-03-14 |
作品简介 (采编过程) |
如今电商平台迅猛崛起,直播带货风口正盛,不少明星、主播也借此机会大肆捞金;但由于线上监管难度高、盲区广,导致行业鱼龙混杂,产品真假难辨,消费者遭遇欺诈、权益受到侵害。2023年3·15前夕,江西都市频道新闻热线收到多位消费者投诉,反映在“东方甄选”平台知名主播董宇辉直播间买到的野生大虾疑似为养殖虾。“东方甄选”是知名上市企业“新东方”推出的直播带货新平台,粉丝总量超3000万,年订单量达1.63亿。民以食为天,作为行业标杆、龙头企业,“东方甄选”是否存在选品不严、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的违法违规行为呢?记者决定“硬碰硬”展开暗访调查。 为“挖”出大企业的秘密,两路记者乔装打扮,以“采购商”、“消费者”等身份先后赶赴江苏、山东等地展开调查取证,总行程3000多公里。寒冬腊月,记者连续多日在凌晨深入当地多家批发市场,走访百家水产档口,通过一个多月的暗访调查,坐实“东方甄选”涉嫌虚假宣传,并把一条将养殖虾包装成野生虾的灰色供销链条连根拔起。节目播出后,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在公开场合承认错误并向消费者致歉,表示会“弥补错误、改正错误”。事后,记者接到多个陌生号码打来的恐吓电话,威胁记者撤稿、下架视频,但都遭到记者严词拒绝。 |
||
社会效果 |
该作品通过大屏播出、小屏分发,在3·15期间频频出圈,冲上全国热搜榜前三,引发全国各省市百余家媒体争相转发。据不完全统计,仅该报道的综合点击量就突破3亿人次;人民网以《东方甄选要选真的》为题进行评论,引发网友热议。事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甘霖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大直播带货监管和处罚力度,增加监管实效性和震慑力。 在经过记者长达半年的连续报道后,2023年9月,江苏连云港法院对该案进行了判决,认定供应商故意虚构影响交易决策的关键信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判决供应商退还货款并赔偿。同时,判决中还提到“东方甄选”公司未尽严格全面审慎的审核义务,致原告消费者因观看其直播而购买产品对其造成财产损失,故被告“东方甄选”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事后,“东方甄选”官方发布《致客户的一封信》,针对选品失误再次向广大消费者致歉,并承诺对购买此商品的所有消费者,按照法律法规提供先行赔付,有效推动了直播带货行业的规范自律,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
网络直播带货作为新兴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监管的缺失和执法的盲区。该报道追求新闻的真实性,用事实说话,记者远赴千里,抽丝剥茧,层层揭露,针砭时弊,令人信服。报道播出后,涉事企业认错整改,法院判决举一反三,有力震慑了违法违规直播带货平台,有效推动了行业自律,让更多平台商家引以为戒,守法经营,提振了社会公众的消费信心,也再次让人们认识到舆论监督的重要性。 |
中国新闻奖系列报道参评作品完整目录
作品标题:3·15特别报道·江西—江苏—山东:养殖虾当成野生卖?消费者质疑网络主播带货“虚假宣传”
序号 |
单篇作品标题 |
体裁 |
字数/时长 |
刊播日期 |
刊播版面 |
备注 |
1 |
3·15特别报道·江西—江苏—山东:养殖虾当成野生卖?消费者质疑网络主播带货“虚假宣传” |
电视专题 |
7分22秒 |
2023-03-14 |
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都市现场》 |
代表作 |
2 |
3·15特别报道·江西—江苏—山东:连续投诉半年无果起诉后被找上门求“和解”? |
电视专题 |
4分27秒 |
2023-03-14 |
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都市现场》 |
代表作 |
3 |
3·15特别报道·江西—江苏—山东:多位青岛海鲜商户:“厄瓜多尔白虾”无野生 |
电视专题 |
2分27秒 |
2023-03-14 |
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都市现场》 |
代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