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互动视频丨跨越35年的“双向奔赴”

2024-10-30 14:36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互动视频丨跨越35年的“双向奔赴”

参评项目

重大主题报道(新媒体)

 

字数/时长

 

00时14分32秒

体裁

融合报道

 

 

语种

中文

作者

(主创人员)

高容峰、郑少炜、余晋雨、邓怡虹、林健、易鑫荣、王波、陈昕玫

编辑

郑建武、郑溦、罗亨钦

原创单位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三明市融媒体中心、将乐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端/号/媒体名称

“福建发布”微信公众号

刊播日期

2023-11-1921:58

作品网址

https://mp.weixin.qq.com/s/cf3u7TdvDL6VmPN8VBH68A

 

 

 

 

作品简介

(采编过程)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学习推广“四下基层”已成为第二批主题教育重要抓手。35年来,“四下基层”为何保持着鲜活生命力?年轻一代,该如何认识这样一项制度?

《跨越35年的“双向奔赴”》主创团队在两个月时间里,五次前往“四下基层”的重要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宁德市霞浦县寻找答案。为了更适应互联网传播,作品采用较为前沿的视频互动技术,让观众跟随记者视角,在不同的时间节点自行选择观看内容、点击问题获得回答,拓展了观众的参与深度。

在首次“地、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活动旧址,观众可以翻看当时的“接待方案”和“公告栏”等老物件,回顾“四下基层”制度的缘起和发展;观众可以点击“接待室”门牌,看当地主官如何35年如一日坚持信访接待日制度;观众还可走进县信访局,点击墙上的锦旗,与“赶海公交”上的渔民聊天、与海岛的乡镇书记对话,了解锦旗背后一个个真实故事。这些新时代里“四下基层”的鲜活案例,呼应着这项工作制度的传承和创新,富有感染力。

 

社会效果

在各地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的过程中,本作品以深刻的主题、扎实的调研、新颖的形式,成为主题教育的生动载体。作品在“福建发布”公众号及海博TV客户端发布,并被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及省内主要新媒体平台和账号转发,全网播放量超2000万。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跨越35年的“双向奔赴”》是用新媒体形式报道重大主题的一次成功探索。

1、主题重大,传播力好。“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工作方法、工作制度,架起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凝聚了党团结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力量。本作品生动展现了福建党员干部35年来传承、弘扬和创新“四下基层”制度,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担当与作为,具有重要的传播价值。

2、形式创新,代入感强。采用前沿视频互动技术,网友跟随年轻记者的视角,通过分支剧情选择和视听展示,在沉浸式体验中不断探寻、发现和理解“四下基层”,不仅增强了内容的趣味性,也拓展了网友的参与感,实现从“接受信息”到“接受认识”的传播链路。

3、采访扎实,故事鲜活。主创团队五下霞浦的过程,本身也是一次媒体人用新闻“四力”践行“四下基层”的生动实践。记者深入一线,记录了多个真实故事中群众的急难愁盼,展现出干部“把心贴近人民”的真诚付出,富有感染力。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苏影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24071212405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