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破四唯”“立新标”有多难? |
参评项目 |
融合报道(新媒体) |
|
|
字数/时长 |
2486字;0时7分47秒 |
主创人员 |
孙金行、陈海波、齐芳、詹媛、杨舒、卢璐、金振娅、张蕾 |
编辑 |
常戍、蔡侗辰、丰捷 |
原创单位 |
光明日报 |
发布平台 |
光明日报客户端 |
发布日期 |
2023-05-10 15:47 |
||
作品链接 |
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03056cff4d734996a6b0e61d187b8416 |
||
作品简介 (采编过程) |
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如何发现和培养人才,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和关切的问题。 学历不高算不算人才?没有论文能不能评职称?当代年轻人的思想状况如何?随着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立新标”进入试点探索阶段,积弊已久的老问题和新举措如何衔接?光明日报聚焦我国科研评价体系重大改革议题,推出融合报道作品,首次用科普形式年轻化表达深度调研成果。 作品内核扎实详尽。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际,调研组深入全国20余个省区市、近百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得到大量迎难、破难和解难的案例、问题和建议,以视频形式与受众共商共讨,探寻出路。 作品表达喜闻乐见。首次采取记者担当“科技博主”的讲解形式,语言通俗流畅,极具感染力。采用AE、Animate、PR等专业软件制作MG动画,C4D制作三维和粒子效果,配合达芬奇调色,画面更具动感,叙述更具张力。专业性与可视性融合,让深奥的内容变得浅显易懂,对传统调研报道创新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作品观点深刻透彻。调研既是一场呈现,也是一场反思。视频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系统化引据立证,揭示我国科研体制改革面临的痛点难点,也传达出对未来科研生态积极向好的坚定信念,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各界对科技创新的共识、对人才的高度认同与保护。 |
||
社会效果 |
《“破四唯”“立新标”有多难?》一经发布,即引发各界关注。作品在光明日报客户端、光明网等自有平台首页、开机屏刊出,触达总量超1.3亿次,播放量超过3103.7万次,被人民网、央广网、中工网等多家媒体和机构账号转载。 同时,获中科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等数十所科研院所和高校点赞转发。有科研人员反馈表示:“用通俗的语言科普,让更多受众走近科研人员群体,这是一个很新很有意义的尝试。”《中国组织人事报》对该作品高度评价并积极在人事组织系统推广。 网友纷纷留言:“这个视频犹如一面镜子,真实映照出我国科研领域破旧立新的艰辛探索。”“期待这场静水流深的变革能够催生更多真正的原创成果,让我们国家的科研事业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希望能够推动新标准的落地,让年轻科研工作者潜心创造。” |
||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
以深入调研为基础,通过“科技博主”讲解的形式,将专业性与可视性巧妙融合,让复杂内容变得通俗易懂。作品运用高科技质感的动画,结合光影效果带来强烈视觉冲击,传达深刻观点,揭示了科研体制改革的痛点,展现对未来科研生态的积极期待。作品不仅精准描绘了科研领域的时代变革,还推动了公众对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关注与支持,展现了较高的新闻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是高质量融合报道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