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出海记·走进非洲

2024-10-30 14:33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出海记·走进非洲

体裁

系列报道(新媒体)

作者

(主创人员)

集体

编辑

李伟锋、周月桂、刘建光

原创单位

湖南日报社

发布端/号/媒体名称

新湖南客户端

字数/时长

0时23分56秒

语种

英文

刊播日期

2023-06-19到2023-06-27

 

  

作品网址

https://m.voc.com.cn/xhn/news/202306/18185810.html

https://m.voc.com.cn/xhn/news/202306/18185710.html

https://m.voc.com.cn/xhn/news/202306/18199495.html

https://m.voc.com.cn/xhn/news/202306/18199465.html

https://m.voc.com.cn/xhn/news/202306/18229300.html

https://m.voc.com.cn/xhn/news/202306/18228845.html

 

 

作品简介

(采编过程)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出访非洲,面向世界首次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郑重宣告中非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强调“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同年6月,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行。在这样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湖南日报社推出《出海记·走进非洲》大型国际传播报道,讲述湖南人和湖南企业走进非洲的故事,展示中非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

2023年4月,湖南日报社派出3批记者,奔赴万里之外的马达加斯加等6个非洲国家实地采访,紧扣湖南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中非合作的生动实践,以杂交水稻、工程机械、丝路电商等为切入点,广泛接触、深入采访中国企业、非洲民众,并采访了肯尼亚副总统里加蒂·加查瓜等非洲政要,生动呈现湖南企业为非洲当地带来的改变,展现中非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系列产品坚持全媒体思维,将宏观叙事与微观讲述有机结合,将视频与深度报道相结合,视频画面精美、制作精良,文字精炼流畅、生动可感。2023年8月,入选中国报业协会新媒体发展大会主旨报告优秀案例。人民日报社客户端、新华社以及北京、上海等省市区超30家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全程转发,全网阅读量超10亿次。

 

  

国际传播效果

系列作品同步翻译成英语、法语,相继在马达加斯加国家电视台、马达加斯加午报、肯尼亚SwitchTV官方网站及官方Youtube账号、南非媒体EngineeringNews网站以及该媒体的推特和脸书等社交平台、贝宁国家电视台ORTBTV等非洲媒体落地传播,反响热烈。其中,《一粒种子,万里遐征》在马达加斯加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午报》译成法语整版刊发;《一粒种子的万里征程》在马达加斯加国家电视台播放,受到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农业部原秘书长拉库托松·菲利贝尔高度肯定;《两代三人,50余载非洲情》在莱索托国家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莱索托驻华使馆商贸文化参赞马凯丽认为,这组报道深化了湖南与莱索托的友谊。该系列双语视频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覆盖推特、脸书等平台,累计触达和互动人次逾百万。

此外,该系列报道还获《中国日报》转载,并在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会场、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官网进行展播,进一步扩大了海外传播声量。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出海记·走进非洲》系列报道充分体现了思想性、针对性,并展现了强大的传播力。该报道紧扣中非合作的时代主题,通过实地采访和深入报道,生动展现了湖南与非洲的友好交往和合作成果,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同时,报道深入挖掘中非合作背后的思想内涵,展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富有思想性。此外,报道针对性地选择了杂交水稻、工程机械等具体实践作为切入点,使得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该系列报道采用全媒体思维,将视频与深度报道相结合,形式新颖,制作精良。最后,报道的传播力广泛,不仅在国内主流媒体广泛传播,还在非洲当地媒体和社交平台得到热烈反响,有效提升了湖南乃至中国的国际形象。

 

 

集体人员名单

作品标题:出海记·走进非洲 

作者(主创人员):

集体(姜协军、邹继红、颜斌、朱定、曹娴、周文博、曾益、黄婷婷、彭可心、黄利飞、孟姣燕、李征、徐果靖、辜鹏博、王珏、陈萌、顾荣、易昂、曾冠霖、宋太桓、周林熙、胡志丹、张劲夫、郭宇轩)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苏影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2407121240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