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辽宁为1806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 |
参评项目 |
消息(报纸) |
字数/时长 |
829字 |
语种 |
中文 |
作者 (主创人员) |
王坤 |
编辑 |
集体 |
原创单位 |
辽宁日报社 |
发布端/账号/媒体名称 |
辽宁日报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要闻A01版 |
刊播日期 |
2023-09-08 |
作品简介 (采编过程) |
这是一篇彰显党报新闻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报道。 随着反腐败工作不断走向深入,有些群众愿意把解不开的“心结”、办不成的“难题”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举报,其中就存在一些不实举报和诬告陷害行为。这客观上让一些干部产生不敢为、不想为的畏惧心理,唯有坚持正本溯源,还原事实本来面目,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辽宁省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指示精神,制定出台了《惩治诬告陷害行为做好澄清正名工作的实施意见》,保护干部、激励担当作为。记者抓住铁岭开原市为不实举报干部澄清正名及锦州凌源市严肃惩处诬告陷害的典型案例,对新闻线索进行了深度挖掘,从纪检监察机关到澄清证明对象及所在单位,做了面对面、全方位跟踪采访,报道了辽宁为1806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这一新闻事件,深入反映全省开展澄清正名这项工作的相关情况及产生的积极影响,传递辽宁省委为实干者撑腰、让有为者敢为的鲜明态度,鼓士气、扬正气,为辽宁奋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营造舆论氛围。 |
||
社会效果 |
报道在辽宁日报报纸、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多个平台刊发,当日仅客户端点击量就达到10万+。报道刊发后,人民日报客户端、北京日报客户端、新京报客户端、环球时报、上观新闻、腾讯新闻、中国新闻网等央媒及地方媒体原文转发,有的媒体对报道内容还进行了跟进、评论等,引起广泛关注。 |
||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
一、选题典型。报道为原创、独家、首发,新闻性强、关注度高,挖掘了辽宁严厉惩治诬告陷害、为清白者正名的典型做法、重要举措,传递了辽宁净化政治生态的坚决态度。 二、引导有力。报道是在辽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奋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的背景下完成的。良好政治生态是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政治环境,报道释放出辽宁激励担当作为的强烈信号,意义重大、影响力强,增强了干部敢为的底气、有为的信心。 三、践行“四力”。记者走进基层、多方求证,挖掘鲜活事实和典型案例,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加深了政策宣释,回应了多方关切,体现了记者不断锤炼“四力”的职业素养。 |
编辑: 柏岩瑛、于海华、曹洋、张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