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填坑? 挖坑!

2024-10-30 14:30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填坑?挖坑!

参评项目

舆论监督报道(电视)

 

字数/时长

 

0时15分59秒

体裁

新闻专题

 

 

语种

中文

作者

(主创人员)

席鸣、付鹏、崔辛雨、余仁山、刘宁、喻晓轩

编辑

孙杰、王惠莉

原创单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发布端/帐号/媒体名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CCTV-13新闻频道《焦点访谈》栏目

刊播日期

2023-05-2319:38

 

作品简介

(采编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在离北京200多公里的河北省遵化市,就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东陵附近,当地政府安排的一家企业以“砂坑回填”项目为幌子,行非法盗采矿产之实。在长达8年时间里,在当地政府的眼皮子底下,矿坑不仅没有被填平,反而越“填”越大,矿越采越多,生态环境破坏得越来越严重。采访过程中,记者运用自然资源部卫片监控、航拍等多种手段进行调查取证,还想尽办法突破层层看守,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盗采现场,直面盗采当事人,获取了第一手扎实有力的盗采证据。面对盗采企业和当地相关部门的遮掩和辩解,记者用现场发现的有力证据说话,一步步揭露了盗采企业的违法事实和当地相关部门失职失守的真相。

 

 

社会效果

大小屏联动,扩大了传播效果。节目播出当天,记者又重回现场,发现盗采还在继续,便迅速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回一系列最新报道。有三条话题上了微博热搜,每条阅读量都在1000万以上。节目播出后,河北省委省政府立即组成联合调查组展开调查。违法企业二十多名涉案人员,以及遵化市相关负有监管责任的公职人员被追究刑事责任,遵化市委书记被免职。当地政府耗资三亿多元,将矿坑彻底填平。自然资源部领导批示,要求有关部门督查督办,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防盗采专项整治。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该作品紧紧围绕中央中心工作,针对中央决策部署不力、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开展建设性监督,有效推动问题解决。节目选题上接“天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体现了国家意识形态重镇名牌栏目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下接地气,以维护公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宗旨,贴近群众切身利益;节目调查细致入微、层层深入,形成一条闭合完整的证据链条,调查严谨,让人信服;节目利用卫星地图、航拍等多种技术手段获得充分证据,记者在现场用扎实的证据与相关责任人展开正面接触,富有冲突性、戏剧性、可视性;节目选题独家,主题重大,画面生动,调查独立,监督有力,成为现象级传播,达到了收视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舆论监督报道的精品力作。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苏影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24071212405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