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为了2700多名旅客的平安 |
参评项目 |
通讯(报纸) |
字数/时长 |
3367字 |
语种 |
中文 |
作者 (主创人员) |
李蓉、王召杰、柴娜 |
编辑 |
井芳、谢津双 |
原创单位 |
《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 |
发布端/账号/媒体名称 |
《人民铁道》报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1版转2版 |
刊播日期 |
2023-08-03 |
作品简介 (采编过程) |
2023年夏,北京遭遇特大暴雨灾害,丰沙铁路发生塌方、断道等水害。7月30日,乌海至北京丰台K396次、乌鲁木齐至北京Z180次、银川至北京K1178次三趟旅客列车,被困于丰沙铁路落坡岭、安家庄、沿河城三座车站,进出车站的铁路、公路全部中断,列车无法前进,也无法后退,列车相继断网断电、现场食品短缺,与外界基本失联。列车上2700多名旅客的安危冷暖,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心,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得知险情后,记者争分夺秒克服困难打通信息渠道,通过铁路调度电话、海事卫星电话紧急联系采访车站工作人员和列车乘务人员,有效了解现场信息,连夜撰写新闻纪实稿《为了2700多名旅客的平安——K396次、Z180次、K1178次列车紧急救援记》。在全社会对列车情况不明情况下,稿件冲破信息孤岛,全网独家通报所有受困人员全部平安的信息,真实呈现党中央和有关部门全力救援的场景。 前方记者冒雨前行,后方记者在国铁调度台彻夜未眠,合力将现场最鲜活、最权威、最抓人的信息汇入稿件。稿件写作平实质朴、以事说理、寓理于事,细节生动、故事感人,充分展现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有力领导下人民铁路为人民的行动作为。稿件一经发布,迅速冲上热搜,全网转载后点击量达3亿次。 |
||
社会效果 |
该作品首先在移动端推送,通过北京铁路微博、中国铁路微博以“救援记”系列内容刊发,超过百家网络媒体转载,话题总阅读量达3亿次;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阅读量瞬间达到10万+,在信息“真空”时期起到了稳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一名铁路职工说:“看到记者们记录下的一个个鲜活场景,我们如身临其境,深切感受到危难时刻铁路人的钢铁担当。”《人民铁道》报头版显著位置刊发该稿件后,在200万铁路干部职工中产生强烈反响,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光明日报、搜狐、新浪等媒体纷纷转载。 借助二次、三次传播,作品中的“铁路蓝”故事、“热心人”故事、“中国红”故事被更多人知晓。透过铁路抗洪救灾这一窗口,中国人患难与共的团结精神得以彰显,许多人被感染、被带动、被鼓舞。网友们纷纷评论:“看完故事,顿时热泪盈眶,感谢铁路人的默默付出”“大爱无疆,这就是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 |
||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
该通讯第一时间讲述了铁路部门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迅速抗洪救灾的故事,既有及时动态,又有现场特写,点面结合,白描勾勒,以深入一线的采写展现“铁路蓝”里的中国速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发展理念;同时,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打通信息通道,率先独家发布所有受困人员全部平安的信息,有效回应了社会关注,体现了有力的舆论导向;该通讯真实记录了感人的瞬间,传递情系百姓安危的救援温度与社会大爱,注重人文关怀,将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相结合,实现了有热度的“破圈”传播和多次转载,反映社会热点和百姓关切,是践行“四力”的通讯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