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首次发现“野外灭绝” 的长江鲟在野外产卵出苗

2024-10-30 15:14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首次发现“野外灭绝” 的长江鲟在野外产卵出苗

参评项目

  消息 (电视)

  字数/时长

  0225

  语种

  中文

  作者

  (主创人员)

  集体

  编辑

  鄂文松 、郑艺  肖宇洁

  原创单位

  四川广播电视台

发布端/账号/ 媒体名称

四川广播电视台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四川卫视 《四川新闻联播》

  刊播日期

  2023-03-27 18:35

  

  

  

  作品简介 (采编过程)

  长江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长江独有的珍稀野生动物,被称为“水中大熊猫”,对于水质等要求极高。科研调查显示,2000年以来,长江鲟野外繁殖停止;2022年7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定长江鲟野外灭绝。但是,我国从未停止对长江鲟野外种群重建的努力与探索。

  在2016年1月举行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为长江治理开出治本良方 ,提出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多年来,在这一理念指引下 ,四川等地一直在从事长江鲟的人工繁育 、增殖放流与科学研究 ,进而推进对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曾被认定为“野外灭绝”的长江鲟首次被发现在野外产卵出苗成功,这正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结出丰硕成果的有力例证。

  2021年4月起,作品主创团队历时近两年,充分践行“四力”,跟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专家,持续深入采访重建长江鲟野外种群的人物故事、科研进展,并于2023年3月完整记录了“野外灭绝”的长江鲟在野外产卵出苗的“ 历史性时刻”。

  

  

  社会效果

  长江鲟时隔23年首次在野外产卵出苗,这为长江鲟实现自然繁殖 、恢复重建野外种群带来了新的希望。该作品一经推出 ,就引起业内专家、广大网友的热烈反响 ,被光明网、腾讯网、闪电新闻、正观新闻、澎湃新闻客户端等媒体转发。网友相继留言“重大突破”“见证历史了”“真真实实看到了中国科研人员的付出”……从被宣布“野外灭绝”到被发现“野外出苗”,长江鲟保护跨出了野外种群恢复的关键一步。这一重大突破,对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让国人振奋 ,向国际“发声”。作品的全网点击量超2000万。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作品主题鲜明,以小见大,生动鲜活,时效性强,新闻价值高。作品中的一系列场景画面,包括长江鲟野外产卵巢搭建、长江鲟在天然水域被监测到产卵等 ,均为首发视频素材,现场感强,生动展现了包括四川在内的各地各部门牢记嘱托、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生动实践,也向世界展示了日益向好的中国生态与从不言弃的中国科研精神。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张泽月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