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美乐团上演“茉莉香飘《茉莉花》 ”

2024-10-30 15:09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中美乐团上演茉莉香飘《茉莉花》

  参评项目

  消息(报纸)

  字数/时长

  969

  语种

  中文

  作者

  (主创人员)

  李超、徐蕾、朱智红

  编辑

  惠滢、李立红

  原创单位

  中国青年报社

  发布端/账号/媒体名称

中国青年报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头版01

  刊播日期

  2023-11-20

  

  

  

  

  作品简介(采编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2023年11月14日,正值习近平主席赴美国旧金山参加中美元首会晤之际,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抵达苏州。此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费城交响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思艺时强调“音乐跨越国界,文化架起桥梁”。

  美国费城交响乐团特意选择江苏民歌《茉莉花》作为当晚压轴曲目。1973年9月,费城交响乐团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访华的美国乐团,开启了中美“破冰之旅”。当年,《茉莉花》就是他们首次访华的曲目。这次表演开始前,美国乐手们收到一份特殊礼物——一个茉莉花手环。戴着清香四溢的茉莉花手环演奏《茉莉花》的场景,成为此次表演中最动人一幕。

  记者获取线索后,意识到该故事的重大新闻价值。第一时间介入,详细采访,还原了21串珍贵茉莉花手串背后的“三个难题”——由于11月茉莉花已基本下市,为了能赶制出这21个手环,来自苏州民间的各方力量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接力。

  社会效果

  该文是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展现跨国文化交流以及民间友谊的一篇消息佳作。在新浪微博上开设话题“茉莉香飘《茉莉花》”,与苏州广电等地方媒体互动,阅读量达到1261.8万。

 

   

  初评评语

  1.作品选题重大。文章将一场“室内乐演出”,转变成一部“新闻交响曲”。让读者感受到了“音乐跨越国界,文化架起桥梁”的温柔之力。客观上起到了驳斥中美关系对立的报道的作用。

  2.作品故事性强。为确保美国演奏者在演出《茉莉花》曲目时能够戴上由真正的茉莉花穿成的手环,中国音乐人和苏州人民一起,用心用情寻找几乎已经下市的茉莉花。这一过程跌宕起伏,有悬念、有紧张、有欣喜,读起来令人倍感沉浸。

  3.作品文笔细腻,逻辑清晰,以小见大。这场“音乐外交”是热情的中国人欢迎美国音乐同行的真实故事;这场“音乐外交”也传递出两国音乐人、两国人民热爱和平,渴望中美友谊的茉莉花能够跨越时间,绵绵久久的美好心愿。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张泽月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6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