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出圈”,“小屏”挑大梁
摘要:围绕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等重大主题报道,各省级党报主动设置议题,拓展媒体“朋友圈”,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从联动破题到携手“出圈”,打造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原创优质全媒体产品,有效提升了重大主题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地方媒体省级党报主题报道联动发声
胡信松 孟姣燕
重大主题报道是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重要决策,分专题、分领域开展的集中深入的宣传报道,时间长、容量大,注重声势和规模,是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主流媒体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党和国家重大会议活动等,精心策划重大主题宣传,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各地媒体主动策划、互联互通,围绕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等重大主题报道,主动设置议题,积极拓展媒体“朋友圈”,不断创新报道方式,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从破题到“出圈”,积极壮大主流舆论,有效提升了重大主题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从独唱到互联,主动设置议题
2023年媒体融合持续向纵深推进,各省级党报以“全国视野,地方特色”为总基调展开策划,锐意创新、全媒发力,携手提升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今年全国两会,各省级党报突出移动优先,聚合技术手段,联动省内外,精心策划打造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原创优质全媒体产品,手机“小屏”在主流舆论场勇挑大梁。
湖南日报推出“省级党报朋友圈”专栏,联动22家兄弟省级党报及客户端,围绕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倡议、文旅融合等主题,推出系列融媒体报道,展示湖南形象、放大两会声量,全网阅读量超1.8亿。其中,联合浙江、贵州、四川等兄弟省份媒体推出的《一片“叶子”的旅程》融媒体报道,讲述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温暖关怀的“白叶一号”助力共同富裕的故事。同步推出手绘动图产品,让受众沉浸式体验一片“叶子”的所见所闻,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话题总阅读量超3500万。
大众日报联合河北日报、河南日报等,策划推出《党媒联动|一省一首歌,乡村振兴串烧MV》,记者出镜演唱各省民歌,配以各地乡村美景,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大众日报联动黄河沿线各省级党报,策划黄河“接力赛”活动,设计9张创意海报,展现沿黄河各省份高质量发展亮点和秀美风光,组成九宫格海报,并制作相关视频产品。
重大主题宣传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提高政治站位,提前策划,明确宣传方向和重点,策划伊始就要确立大格局、高标准。2022年10月,在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中,湖南日报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长征精神”“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等重大主题和国家战略,与多家省级党报党端开展联动报道,推出《初心辉映红飘带 接续奋斗新征程》《大江奔流共发展 一衣带水话保护》等重磅稿件,收获良好社会反响。
2023年4月,新华日报社联合长江经济带11省(市)省级党报、黄河流域省级党报及新闻客户端媒体代表齐聚江苏,开启“与江共生‘绿’满新征程——长江经济带及黄河流域省级党报全媒体行”,10多家主流媒体联动发力,组织采编团队奔赴沿江各地,看美丽岸线、进工厂企业、去科研机构,探寻当地的核心产业、主导产业、未来产业,领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画卷”。报道通过鲜活的新闻故事、生动的新媒体作品,在各省级党报及新闻客户端上联动传播,全方位展现了沿江干部群众奋力推进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的新作为。
2022年9月,内蒙古日报社牵头组织万里茶道沿线福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等省份的省级党报,联合打造“古今万里茶道”全媒体联动传播活动,共设置开篇、故事篇、发展篇、形象篇、对话篇、尾篇等6个篇章。全程重磅推出9个故事、9篇深度文章、专家解读联版及一系列新媒体产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现万里茶道的前世今生。
从报端到深融,创新报道方式
科技创新不断推进媒体变革,数字化、视频化、智能化逐渐成为媒体内容生产的方向,各种新技术的交互融合,也在推动传播手段的创新。各媒体强化新技术的融合应用,创新内容生产传播方式,综合运用AI访谈、网上展览馆、电子相册、数据等形态,提升融媒传播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南日报社同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推出“AI两会: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南探索”栏目,打造数字主持人“小楠”,综合运用绿幕拍摄、抠像合成、屏中屏、视频连线等技术手段,为两会报道注入科技“创新力”。
湖南日报社还联合湖南大学制作《青声说两会》系列短视频,邀请高校大学生对话留学生推出《青春对谈》系列视频;联合县级融媒体中心推出《小镇新青年·我来读报告》主题短视频,以青春视角,看奋进湖南激扬中国,登上人民日报客户端两会热文排行榜;3D微动漫《叮咚!你的“幸福驿站”上新了》,运用3D动漫电影方式,通过百姓收取幸福快递的情节,传递民生好消息。
全媒体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和智能终端设备的大量普及,受众从报纸、广播、电视转换到PC端和移动端,形成了新的信息接收趋势。一个能“出圈”的新闻产品,必须形式创新和内容创新并举。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
为此,湖南日报社策划推出《追“锋”少年》大型全媒体报道,组织雷锋家乡望城“雷小锋”中队的7名少先队员跨越2000多公里,追寻雷锋足迹,感悟雷锋精神,续写新时代的“雷小锋”故事,推出系列Vlog《追“锋”记》和3集微纪录片《追“锋”少年》,以“2个整版图片+文字报道”,多侧面、多角度、多形式报道,多介质传播,在广大青少年中营造学雷锋、做先锋的浓厚氛围。
长沙望城是雷锋的故乡,是他树立初心理想的地方;辽宁抚顺是雷锋的第二故乡,是他经受淬炼成长的地方。两地因雷锋而结缘。这次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既是两地追“锋”少年的双向奔赴,也是两省媒体追“锋”的双向奔赴。
2月23日,湖南日报社采访团率领追“锋”少年在抚顺开启追“锋”之旅,辽宁日报90后记者组成的采访团队也在同一天到达长沙。来到湖南,辽宁日报新媒体记者说:“我们把雷锋的前半段故事续上了”“以前在课本里看到、读到的少年雷锋成长故事,在长沙、在望城都变得鲜活了起来。”来到辽宁,湖南日报记者感慨:“越了解雷锋,越感到他的伟大,虽然雷锋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但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雷锋精神是永恒的!”两省党媒同步报道追“锋”活动,在湖南和辽宁掀起了一场追“锋”热潮。《追“锋”少年》全网总点击量达1.7亿,社会反响热烈,尤其在广大中小学生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从破题到“出圈”,壮大主流舆论
移动互联网时代,提升媒体产品在全网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是地方媒体必须重点发力的方向。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盘棋”的背景下,聚焦热点话题,联动兄弟省级媒体进行互动,是将传统精品栏目从报端延展到“指尖”、提升影响力的有效手段。
2023年4月,第十二届丁玲文学奖颁奖活动在湖南常德举行,来自全国的100多名嘉宾参加活动。丁玲文学奖评选是湖南文化界的一项重要活动,更是全国文学界的盛会。湖南日报社通过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统筹自有平台和外部平台,联动省内外,合力策划融媒体传播,扩大颁奖活动的影响力。
湖南日报提前与省内乃至全国文学界有影响力的文学大咖、获奖作家进行深入沟通,策划推出《文学大咖谈“丁玲”》《获奖者谈“丁玲”》等11个系列短视频作品,为颁奖活动预热造势。新湖南客户端推出的报道同步推送给新浪微博、抖音、今日头条、湖南微政务等第三方平台。颁奖典礼现场直播,通过新湖南客户端与红网、常德融媒、常德全媒联动直播,累计280多万网民观看直播。福建东南网、哈尔滨新闻网、凤凰网等联动报道,网民纷纷在新湖南客户端评论留言。
媒体联动探索出了一种媒体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地域限制,有效扩大了主题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
湖南益阳清溪村和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是湘籍著名作家周立波小说《山乡巨变》和《暴风骤雨》的创作原型村。清溪村因而有“山乡巨变第一村”之称,元宝村则被誉为“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周立波与他的作品,为这两个相隔几千里的村庄,注入了共同的红色文化元素和发展的精神资源,也给这两个村庄牵起了一条亲情“红线”。2008年,周立波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举办,两村相互“走了一回亲”,元宝村老支书张宝金就是当年到访周立波故里的代表之一。
2022年1月,清溪村党总支书记贺志昂远赴东北,完成一桩多年的心愿。湖南日报与黑龙江日报联合策划,经过深入采访,推出文图报道《跨越2800余公里的“拥抱”——湖南清溪村与黑龙江元宝村“走亲”记》及滚动播出的7条轻量化短视频,除在湖南和黑龙江两省主流媒体发布外,还引起了部分央媒和其他省级主流媒体以及商业平台关注。这组以“亲情”贯穿始终,时效强、含义深、表达实的报道,由于题材好、策划新、形式活,激发起读者传承红色文化的热忱,获得传播实效。湖南省委主要领导给予高度评价:“文章情真意切,五千里走亲、拥抱,走出了山乡巨变的新时代风采,抱出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豪情。”这组报道首篇稿件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首页推荐,12小时内点击点赞量就超过70万;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央视网等数十家新媒体同步转发,总点击量逾1200万。当天还有12家省级党报新媒体转发上述文图报道及视频,总点击量达670万。这些数据说明,只要把准时代脉搏、真正回应现实之问,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就能做得出新出彩,传遍五湖四海、进入千家万户。
(作者胡信松系湖南日报社宣管办主任,孟姣燕系该报社经济频道记者)
责任编辑:陈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