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千万工程”系列报道 |
体裁 |
系列报道(报纸) |
作者 (主创人员) |
集体 |
编辑 |
薄洁萍 、谈莉敏 、刘家铭 |
原创单位 |
光明日报 |
发布端/帐号/ 媒体名称 |
捷克《文学报》 、 巴基斯坦《战斗报》、泰国《沙炎叻日报》 、塞尔维亚《政 治报》 、埃及《消息报》 、希腊《每日 报》 、埃塞俄比亚《亚的斯泽门报》;光明网英语频道 、光明日报TikTok、Fac ebook、Twitter账号 、塞尔维亚政治报网 站 、泰国沙炎叻报网站 |
字数/时长 |
14188字 |
语种 |
中文_英语 、捷克语 、乌尔都语 、泰语、 塞尔维亚语 、阿拉伯语 、希腊语 、阿姆 哈拉语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捷克《文学报》、巴基斯坦《战斗报》5版 、泰国《沙炎叻日报》7版、塞尔维亚《政治报》7版 、埃及《消息报》7版、希腊《每日报》7版 、埃塞俄比亚《亚的斯泽门报》4版 |
刊播日期 |
2023-06-14 到 2023-09-26 |
作品简介 (采编过程) |
“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周年是2023年国际传播工作重大选题。光明日报社专门成立由外事办公室、国际部、记者部、光明网等部门精干采编力量组成的全媒体国际传播调研采访组,并通过光明日报浙江记者站与浙江当地有关部门充分协调沟通,精心策划了采访线路、点位、内容。 在为期一周的采访过程中,采访组走访了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德清县,杭州市余杭区、临安区,衢州市柯城区、龙游县、衢江区等13个示范乡村,接触了不同群体代表性人物共计百余人,为展现富裕、文明、宜居的浙江美丽乡村图景,讲述“千万工程”给农民生活、乡村发展带来的深刻改变,搜集了大量丰富、生动、鲜活的报道素材。采编人员在创作过程中,紧紧抓住每个村庄的特点,讲好各个村庄环境整治、经济振兴的生动故事,在埃及、泰国、希腊、塞尔维亚、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捷克等国主流媒体推出“千万工程”系列专版专刊。 除纸媒传播之外,本报还同步加强“千万工程”的网络传播,将国际传播、社交化表达和Z世代作为本次赴浙调研报道网络传播的关键词,在泰国、埃及和塞尔维亚等国主流媒体网站,多个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光明网英语频道推出“千万工程”系列新媒体报道。 |
||
国际传播效果 |
“千万工程”主题专版专刊境外发行量合计超过255万份(册),新媒体报道海外阅读量超过1389万次,互动量超过15.9万次。 泰国《沙炎叻日报》及其网站刊登的报道获大量网友点赞和好评:“用文化吸引力拉动旅游。”“用村庄特色发展旅游创造收入,值得我们学习。” 巴基斯坦《战斗报》许多读者反馈:把农村改造成美丽、绿色宜居之地,中国政府在此取得了巨大进步。 埃及《消息报》读者反馈:通过阅读文章,对中国的风土人情和中国发展的最新情况有了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对真正了解中国很有帮助。 塞尔维亚《政治报》读者反馈:文章详细介绍了中国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方式,通过挖掘农村不同特色产业激发农村的自我发展,值得借鉴。 埃塞俄比亚《亚的斯泽门报》反馈称,该报在埃塞广大农村地区拥有大量读者,影响力大,专版在该国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读者打来电话,表示对农村主题新闻非常感兴趣,希望该报今后进一步介绍中国浙江农村的成功经验。 希腊《每日报》反馈称,专版介绍了中国村庄通过生态项目发展旅游业的故事,令人鼓舞。既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又提升了当地经济,保护了环境。 捷克《文学报》出版人来信称:“主题积极,对中国和世界有重要意义。此话题引起了捷克读者的兴趣,促使他们了解中国的文化和政治。” “千万工程”主题TikTok贴文实现“Z世代”圈层传播,海外青年受众占比超76%,平均浏览量超35万/条,乡村咖啡馆、数字游民社区及民宿集群等新业态引发近百名网友好评。“业兴、景美、人和”的新时代乡村生活图景引起海外“Z世代”的好奇、认同、向往。贴文生动活泼讲述美丽浙江和中国故事,讲述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向海外传递中国乡村发展经验。 除了发挥网站+多语种专栏+社交媒体的传播矩阵效应,我们还积极做好同相关地方海外社交媒体账号集群的联动互动,多条随拍随发、随采随发的Facebook和Twitter贴文与安吉、余杭、衢州等地的账号互评互转,刺激二次传播乃至多次传播量达上百篇次,进一步提升了国际传播效果。(证明截图见附件2) |
||
作者 (主创人员) |
陆健、林卫光、张斐晔、吴熙璐、顾思域、苗诗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