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蜀道翠云 两千年见树如面|XR沉浸式新闻情景短剧 |
参评项目 |
融合报道(新媒体) |
字数/时长 |
0时4分58秒 |
||
主创人员 |
集体 |
编辑 |
集体 |
原创单位 |
封面新闻 |
发布平台 |
封面新闻客户端 |
发布日期 |
2023-08-1508:46 |
||
作品链接 |
|||
作品简介(采编过程) |
蜀道翠云廊是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古树保护中有沿线官民延续千年的爱护、“交树交印”等制度。《蜀道翠云·两千年见树如面|XR沉浸式新闻情景短剧》在总书记考察翠云廊20天后的首个全国生态日推出,传播“出圈”。 找准典型事例,由表及里深挖内涵启示。全世界存世时间最长、面积最大、数量最多——多个“世界之最”彰显翠云廊的珍稀价值。传承千年的养护中,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不断发展的时代新意,堪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个典型而生动的注脚。 创新叙事表达,以事说理增强传播效果。2023年是微短剧爆发元年,采编团队把握趋势,创造性地将情景短剧用于报道。抽象的“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在可视化剧情中呈现。尤其是川剧表演艺术家陈智林一人分饰两角,与明代剑州知州李璧“跨时空”对话,剧情起伏、发人深思。 强化技术赋能,虚实结合营造沉浸体验。该作品在国内较早于新闻报道中运用新兴的XR(拓展现实)技术,人物置身三维场景,虚实结合。团队溯源考据,一草一木、一兵一卒都尊重史实。作品以国画的青绿山水打底,以川腔蜀韵念白,加入大运会和青少年等元素,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更吸引年轻网民关注。 |
||
社会效果 |
该作品在首个全国生态日讲述了一个生态好故事。它借助新技术新形态,以精美的画面设计、有创意的剧情及新颖的呈现,在封面新闻客户端站内阅读量逾300万、全平台阅读量2200多万,实现了主流新媒体产品的破圈传播。作品被全国近百家媒体和平台转载,国家林草局、四川省委宣传部、省生态环境厅、省文旅厅、省川剧院等的官方新媒体也在多个平台转载推广,形成精准圈层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的立体式效果。作品双语版还进行了国际传播,被中国驻大阪总领事等点赞转发并得到多国网友评论点赞,美国网友Claire留言感叹:“中国古人就意识到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了!该融合报道获评四川省新闻奖一等奖。 |
||
初评评语(推荐理由) |
借助扩展现实技术还原人们千年来历代守护翠云廊的场景,将一个个常见于报道中的历史故事情景化再现,更为生动。同时,作品还植入了川剧传统文化元素和大运会、志愿者等当代元素,更具厚重感。在全国首个生态日之际推出,具有很强的新闻价值和教育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