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在世界最高峰寻找气候密码

2024-10-30 14:26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在世界最高峰寻找气候密码

参评项目

融合报道(新媒体)

字数/时长

3980字;0时0分0秒

主创人员

陈兴王、邹桥、廖艳、王选辉、薛莎莎、朱轩、胥辉、季国亮

编辑

集体

原创单位

澎湃新闻

发布平台

澎湃新闻

发布日期

2023-08-0108:00

作品链接

https://h5.thepaper.cn/html/zt/2023/07/everest/index.html

 

 

 

 

 

作品简介(采编过程)

2022年,为了记录气候变暖对冰川的影响,澎湃新闻报道团队经策划、准备,于2023年5月随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考队,向珠峰绒布冰川进发。在狂风极寒、极度缺氧的环境中,团队挺过暴风雪、小范围雪崩,克服高海拔酷寒环境下强烈的高反和身体消耗,最终抵达海拔6530米的高度,并记录了科考人员钻取逾百米透底冰芯的过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海拔5443米的中绒布冰川末端,澎湃新闻记者协助科考队拍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这张照片与102年前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拍摄的中绒布冰川照片,几乎是同一区域位置和角度,为后期研究中绒布冰川百年来的消融状况提供了有力的影像资料。

基于对此次科考的跟随记录,澎湃新闻推出该融媒产品,以及6篇深度文字报道、1部纪录片、27条VLOG、一组海报。该融媒报道运用多种新媒体技术,在通过动画还原向海拔6530米处冰川挺进的过程时,穿插现场采拍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让读者亦有一起攀登冰川、挑战极限的身临其境感。该融媒产品不仅通过一线记录直观展现了气候变暖背景下珠峰绒布冰川发生的变化及对生态环境、人类生活的影响,还生动呈现了中国冰川研究者在珠峰科考时要闯过的极限挑战,折射出中国在研究和保护冰川方面所做的巨大努力、贡献。

 

 

社会效果

报道刊发后,数十家媒体、资讯平台纷纷转载,全网累计点击量达数千万。报道引起许多共鸣式讨论,如“非常敬佩科考队员在恶劣环境下的坚持和努力,希望他们能获取更准确的冰川变化数据,为减缓冰川消融提供依据。”“百年间冰川消融的程度可以通过照片对比展现出来,这让人深思人类的行为对地球的影响。”“希望能尽快采取措施保护冰川,减缓消融速度。”

学界尤其是冰冻圈研究者称,这些样态丰富、视角多元的一线报道将艰辛又少为人知的科考研究通俗易懂地呈现给公众,有助于引起全社会对冰川保护的关注、对气候变化的重视。

 

 初评评语(推荐理由)

主题鲜明、内容扎实、形式丰富。熟练应用互动H5、视频、图文等多种表达手段,充分发挥VLOG的带入感和文字深度报道的穿透力,以三维构建的科考行程轨迹为依托,全面充分报道我国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考珠峰绒布冰川的全过程。通过大量详实的现场记录与科研成果,生动展现中国科研工作者在研究和保护冰川方面的巨大贡献,有效推动社会各界对冰川保护、气候变化等概念的关注。

集体人员名单

作品标题: 在世界最高峰寻找气候密码

编辑:

马世鹏 、吴琪 、祝碧晨 、何沛芸 、江勇 、唐屹 、王靓 、储静伟 宁希巍 、 李云芳 、赵冠群 、张新燕 、赵昀 、高剑平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苏影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24071310786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