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解码深圳新质生产力 |
参评项目 |
系列报道 (电视) |
字数/时长 |
0时12分48秒 |
语种 |
中文 |
作者(主创人员) |
李天南 、杨烨 、陈晓星 、刘韦彤 |
编辑 |
朱明 、刘兴意 、钟鹏超 |
原创单位 |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
发布端/帐号/ 媒体名称 |
深圳卫视 |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
《深视新闻》 |
刊播日期 |
2023-10-01 到 2023-12-17 |
作品简介(采编过程) |
敏锐感知,认真研学。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团队主动作为,迅速请教多位专家学者,组建智囊团学习领悟。同时,深入企业、行业一线,实地了解何为“新质生产力”。 深入一线,挖掘探寻。开展“ 以新引质 向新而行——解码深圳新质生产力”全媒体新闻行动,用深圳故事和实践,丰富新质生产力内核。系列报道逻辑严谨,贯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聚焦八个“新”: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职业、新赛道、新动能、新机遇。 案例鲜活,代表性强。深度揭秘了最新“技术底座”,如在长征五号B载人飞船试验船上的“3D打印”;目前全世界最大尺度毫米级的结构超滑材料;“优薯计划”突破杂交马铃薯育种技术……中国科学院院士俞大鹏在报道中表示,他所在的量子科技领域在深圳迅速崛起,深圳在形成新质生产力上起到“尖刀班” 的作用。系列报道还走进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重大战略平台——前海、河套等,看改革利好如何推动深港合作、科研成果转化等。 小屏牵引大屏,产品丰富。报道通过新媒体小屏牵引电视大屏生产,推出新媒体系列直播,同步在电视节目中播发系列报道、新媒体图文解读和短视频,形成多层面、立体内容传播。 |
||
社会效果 |
作为地方主流媒体,深圳卫视《深视新闻》是较早推出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媒体之一,系列报道推出后,引发企业界、行业及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讨论。中宣部新闻阅评专题表扬,称深圳卫视认真研学、立足本地、力求吃透,结合当地实际宣传“新质生产力”论述,播出专题新闻和理论解读,推进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 系列报道本身较好地引导了舆论,尤其让企业、行业进一步对自身的新技术发展有了多重视角的感知,对新质生产力有了更深刻认识,增强了发展信心。 报道还为后续包括央视《新闻联播》推出的《一线调研•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等重要专栏,提供了线索内容 ,成为其新闻报道素材 ,在全国舆论场形成了传播新质生产力的深圳先行声音。 |
||
初评评语(推荐理由) |
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该系列报道聚焦一线实践,从深圳的实证案例出发,阐释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展现当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报道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论述,着重阐释“新质生产力”是什么,“ 以新引质、向新而行”的主题词凝练精辟,方向明确,八方面均以创意小切口反映主题。报道解读了“新质生产力”于经济工作全局 、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的学习贯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