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郧县人”3号 |
参评项目 |
新闻纪录片(电视) |
字数/时长 |
00时60分00秒 |
语种 |
中文 |
作者 (主创人员) |
集体 |
编辑 |
集体 |
原创单位 |
湖北广播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 视 |
发布端/账号/媒体名称 |
湖北广播电视台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湖北卫视《“郧县人”3号》 |
刊播日期 |
2023-12-3121:30 |
作品简介(采编过程) |
习总书记指出:“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2022年5月18日,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发现距今约一百万年的“郧县人”3号头骨,它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填补了亚洲古人类演化发展的缺环,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如果说三星堆是属于中华文明起源的重大考古发现,“郧县人”3号头骨则是属于全世界的人类起源重大考古发现。 本片聚焦这一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从考古发掘工作与考古人两条脉络出发,全景式记录“郧县人”3号头骨发掘、提取工作;借助考古队长一条线对考古人做出全方位的细节描摹,传播中国考古人的文化传承精神;同时还展现了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场景。在古今“郧县人”跨越百万年的时空对话中,探索人类起源之路,为人类发展提供“知其所来,识其所在,明其将往”的启迪。 自发掘工作开始,团队便驻守遗址展开伴随式记录拍摄,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历时近500天,共拍摄100多个T的影像素材,整理拍摄场记达几百万字。体现了新时代新闻工作者,切实把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根本遵循。 |
||
社会效果 |
本片在湖北卫视与央视科教频道播出,在腾讯、优酷、B站等视频网站全网推出,获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社等主流媒体重磅推介,光明网文章评价:“这些生动、形象化的影像记录,不仅展现了东方人类起源演化的脉络和动因,更诠释了考古工作者的执着初心和接续传承。”湖北日报连续两天聚焦报道该片,楚天都市报专刊整版推荐,称赞这是一部非典型意义的考古人文纪录片。播出期间还同步推出60多条短视频宣推产品,在新媒体端产生爆款,#湖北郧县人3号来了#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榜,累计话题总阅读量1.6亿,视频播放量累计近千万次,相关宣传视频获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三等奖。 美兰德纪录片融合指数连续三天TOP5,全网美誉度89.95。 本片播出后热度持续发酵,得到业内专家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考古学家予以高度评价,表示作品创新性地将人类起源探寻和考古工作当代价值深度链接,凝聚着这片厚土孕育锻造的精神力量。纪录片专家称赞这是一部难能可贵的震撼之作,彻底改变了考古故事的讲述方式,赋予坚守与传承、使命与担当、保护与振兴的新注解,开创了以考古为题材的纪录片创作的新篇章。 |
||
初评评语(推荐理由) |
《“郧县人”3号》在聚焦“郧县人”3号头骨这个世界级考古发现的同时,把镜头转向了人,从关注历史性意义,纵深观照当下时代,触及人类社会和文明的现实性价值。纪录片有温度、有力度地记录了考古者们鲜为人知的奋斗和传承故事,以全新视角探讨遗址保护实践与乡村振兴的平衡点,让人深刻感受古今对照、连通百万年的精神共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