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新闻靠挖》日前已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广东湛江日报社总编辑、高级记者黄康生采写的70余篇获奖作品,并附采访经过和专家点评。
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詹国枢在其为《好新闻靠挖》一书所写的序言中,以其丰富的从业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为我们揭示了优秀新闻作品背后的秘密。这篇序言不仅是对新闻工作者的一次深刻启迪,也是对广大读者的一次思想洗礼。今天推荐这篇序言,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汲取到新闻的力量与智慧。
我不认识黄康生。
然而,当我读完他的获奖作品集,我认识了黄康生。
这是一位终身追求新闻写作,不断培养自己“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的勤奋的记者。
虽然他已担任湛江日报社总编辑,但是,我更愿意把他看作一个普通的记者。
因为,他的这些获奖作品,全是以一个普通记者的视角而采写的。
为了采写《洋劳模“受奖”》一稿,他爬到一棵大树上隐蔽观察。
为了采写《李文湘“叫卖”科研成果》一稿,他竟在海上颠簸十余天。
为了弄清市区菜价暴涨的原因,他当了两回菜贩子。
为了挖到黑恶势力的“猛料”,他曾乔装成拉客仔,潜入“虎穴”,险些被黑恶势力的刀锋刺伤。
为了查清灌水肉屡灌不止的原因,他乔装成“猪肉佬”,深入到屠宰场“挖料”。
为了采写湛江防控“非典”的长篇通讯,他深入到湛江车站、发热门诊、定点医院现场直击。
为了推出抗击新冠疫情系列报道,他策划推出了《以非常之力迎战非常之疫》《“抗疫”十二时辰》《战“疫”日记》《严防严控》等专栏,并身先士卒,深入到医院、隔离酒店蹲点,寻找第一手材料。
为了推出《温厚徐闻人》系列报道,他大胆向徐闻县委提出设立隔离酒店安置滞留在海安的湖北籍旅客的建议,随后组织记者、编辑、评论员撰写稿件发表评论,扭转了“谈鄂色变”的舆论导向,唱响“隔离病毒不隔离爱”的主旋律。紧接着,他又在疫情最为吃劲的危险关头,来到海安码头隔离点、徐闻运通酒店采访,慰问许姐志愿者团队,推出了一系列融媒产品。后来,他又策划推出《许姐武汉探亲记》《英雄武汉温厚徐闻》《情定祖国大陆之南》等系列专题。
为了推出《东海岛沧桑巨变》长篇通讯,他曾七次进岛、八次入钢厂、九次进农家。
……
不用再赘述了,从这些“为了”中就足以看出黄康生的《好新闻靠挖》是怎样挖出来的。从这些“为了”中就足以看出黄康生是如何保持新闻定力、坚守媒体信仰的。
非凡脚力出眼力。眼力是记者职业素养的外化,表现为对新闻的敏感度和发现力。黄康生常说,当记者就要练就一双“新闻眼”,既见人之所见,亦见人之所未见。只有以犀利、睿智的眼光见人之所未见,才能捕捉到最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也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新闻。
为理想信念而守望,为责任使命而守望,为精神节操而守望。30多年来,黄康生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采写一篇又一篇带有红土味道、时代温度的新闻佳作。自1992年起,黄康生年年都有新闻作品获奖,至今,已连续获奖30年。他除了获得全国现场短新闻奖、广东新闻奖、全国地市报新闻奖、中国晚报新闻奖外,还获得了广东新闻界最高奖——金枪奖。
黄康生常说,带着体温去采写,作品才有温度,才有热度。有温度、有热度的作品是烫手的;有筋骨、有心劲的作品是灼人的。特呈岛是一座仅2.8平方公里的小岛,黄康生凭着一股韧劲,竟在岛上挖出6条好新闻。徐闻博爱村是一个十年九旱的村庄,黄康生凭着一股热情,竟在“火烧坡”上刨出3条好新闻。东海岛是一座有“人龙”的海岛,黄康生凭着一股血气,竟在岛上掘出7条好新闻。至今,他获广东新闻奖二等奖以上的作品已达19篇。他采写的《总书记交伙食费》入选暨南大学研究生考题。他前几年出版的新闻作品集《新闻眼》《新闻触觉》也引起广大读者、高校学子的关注。
好新闻都是从大地里长出来的,也是从大地里挖出来的。离大地越近,就越容易挖到好新闻。
30多年来,黄康生一直在湛江那片新闻红土地上摸爬滚打,坚持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并用心、用情、用功记录时代,表现时代,讴歌时代。
30多年来,黄康生一直在湛江那片新闻红土地上挖挖挖,并挖出一筐子新闻奖项。这些获奖作品的背后,不仅藏着作者的新闻情怀,还藏着作者的新闻灵魂。
黄康生常说,记者的生命力就在作品里。当记者既要学会抓“活鱼”,又要学会变成“活鱼”,畅游在人民群众的活水里。
人民群众是新闻工作者最好的老师。基层一线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新闻工作者唯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努力践行“四力”,才能采写出更多有温度、有筋骨、有血肉的精品力作。走吧,让我们擎起熊熊燃烧的新闻火把到基层去,到生产、生活一线去,去学做一名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闻工作者。
是为序。
(作者系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
(精选作者从业30年来采写的70余篇,获奖新闻作品,分享抓“活鱼”的经历与奥秘。)
内容简介
本书是湛江日报总编辑黄康生从业30年的获奖新闻作品集。全书收录了作者从1992年至2023年采写的各类新闻作品70余篇,如《朱开甫卖厂卖房拯救濒危“国宝”木兰》《湛江4 万农民自发传承国家级“非遗”》《吴川百位老板回乡当“村长助理”》《书记心系农民两年十进博爱村》等,收录作品均获过广东新闻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等奖项,每篇作品后附采写过程、专家点评及报纸版面图,以分享作者从业30年的心得与体会、经验与启示,方便新闻学子及相关从业者阅读学习。
作者简介
黄康生,湛江日报社总编辑,高级记者,第七届冰心散文奖、第四届广东新闻金枪奖获得者。
好新闻靠挖,好新闻靠掘,好新闻靠刨。曾在一个村子里挖出4条好新闻,也曾在一座岛拎出7条新闻“活鱼”。
当记者既要抓“活鱼”,又要化身为“活鱼”,畅游在人民群众的活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