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春走基层,我们积极组织编辑记者挺进世界屋脊、徒步林海雪原、蹲点偏远小站,采写了一批沾满泥土清香的感人故事,生动呈现了“16万公里铁路托举起流动中国”的壮阔图景,为暖民心、强信心注入力量,参与人数、报道数量、传播效果创下新纪录,在转文风、健机制、促融合上迈出新步伐。
坚持“三个带头”,走出全员练兵新气象
新春走基层既是新闻事业的“春耕时节”,更是锤炼“四力”的“练兵战场”,我们以“三个带头”推动人员沉到一线,实现全员参与、全社联动和全行业覆盖。
领导班子带头,走出实干担当真样子。六名班子成员全部参与,带领报道小分队分赴长三角、环渤海等六个地区,形成“一级带着一级走、真抓实干有样子”的局面。
业务骨干带头,走出精品打造实路子。组建春运一线行项目组,精选业务骨干深入重点地区,跨越7000公里,采访上百旅客,推出20余篇融合报道,多篇产品成为“10万+”爆款。
新人达人带头,走出融合创新好苗子。20多名90后大学生和技术达人踊跃参与,在零下十几度的寒夜跟班作业,用Vlog记录“钢轨医生”的踏雪巡礼,让“四力”教育从课堂走向现场。
今年走基层参与人次由110余人次增加到220余人次,规模翻了一番;发稿数量由900多篇增加至1500余篇,增长66%。单次采访用时由1天增加至2天,采访范围由一个点、一个站,拓展到一条线、一个面。走得真、走得深,成为大家的共同感受。
做到“三个结合”,走出年度工作开门红
新春走基层活动正值铁路春运高峰与全国两会前夕,又逢“我的铁路风景”主题宣传活动在全国开启。我们坚持全局观念,做好“三个结合”,实现2025年宣传报道开门红。
紧密结合春运报道。铁路是经济民生新闻富矿,春运是讲故事的好时机,也是走基层的好现场。我们组织记者扎根一线深挖富矿,出新出彩讲好春运故事,将铁路春运暖故事与经济发展大图景相结合,彰显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活力。
紧密结合“我的铁路风景”主题宣传活动。开设“回家的路,就是最美风景”全媒体专栏,发布作品4500余篇,让群众当主人,发布回家路上的见闻感受,记录春运旅途的显著变化,映射出国家发展进步的日新月异与气象万千。
无缝衔接两会报道。记者们将田野调查的泥土气息转化为议案解读的民生视角,推出《一张风景照 一幅新图景》《库尔班大叔曾外甥女的心愿》等系列报道,让两会好声音沿着绵延铁道线飞入寻常百姓家。
用好三级平台,走出融合发展新动能
我们坚持“用户在哪里,宣传触角就延伸到哪里”,用好铁路1+18+N三级平台,将“新春走基层”活动打造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
报纸聚焦深度,《大数据里看春运》等深度报道以权威解读彰显专业厚度;新媒体主攻速度,系列轻量化、年轻态产品实现传播加速度;视频平台突出温度,通过“微纪录+慢直播”打造沉浸式观赏新体验。
真走+深融,让正能量变成大流量。人民铁道、中国铁路微信端产出“10万+”爆款32个,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3500万,单篇作品全网传播量突破5亿次。
推进四项改革,走出基层报道新常态
活动期间,我们趁热打铁推进四项改革,让走基层成为改文风、强“四力”、促融合的不竭动力。
制度革新勤练脚力。创建记者站包保机制,选派骨干记者对口联系18个站点,全面开展蹲点式调研采访,推动基层采访常态化、长效化。
文风转变催生眼力。树立“工作成果故事化表达、专业知识通俗化表达、服务举措社会化表达”理念,做到“跳出铁路看铁路”,以社会视角、百姓语言提升行业报道感染力。
项目运作激活脑力。组建“春运一线行”项目组,打造“小郭开麦”“小金探两会”工作室,带动全媒体生产流程再造,推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
报纸改版提升笔力。同步启动报纸改版,增加基层报道比重,头版增加“春运故事”“一线调研行”“遥远的地方”三个栏目,让“天天有基层稿件上头版”成为新常态。
未来我们将脚沾泥土深耕一线,眼观六路捕捉细节,采写更多有感情有温度的精品佳作,为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新贡献。(本文据《人民铁道》报社社长谭小建在全国性行业类媒体2025年“新春走基层”活动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