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杨守娟:AI大势下,“新春走基层”该如何走?

2025-03-28 14:34:16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春天,春运,春节。每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都在春天里出发、在春运中穿梭、在春节后结出硕果。更何况,今年的活动遇上第一个“非遗春节”。作为中国石化报社新闻宣传工作“开年首战”,2025“新春走基层”活动再次发出了石化媒体的澎湃声音。

  活动交出理想答卷

  此次活动中,中国石化报社采编人员44人和各企业记者、一线通讯员一起,共计170余人兵分16路,线下东去青岛、南赴广东、西至新疆四川山西、北往黑龙江内蒙古;线上从国内延伸到国外、从雨季穿越到寒冬,采访线路步步生花、采访内容逐步扩展。

  一次采访,生成多种新闻产品,通过多个媒体平台发送给不同需求的受众群体,各媒体平台共发稿970余篇(包括13个专版),总阅读量和播放量达1200多万次,互动量为10.1万次。其中,流量最高的是海外媒体各账号——以“全球共欢庆 接福过大年”“中沙情谊深 共庆中国年”为主题的18期系列报道中,视频点击量近千万,仅40万+以上的报道有13篇,互动量5000多次,先后有多位大V互动。

  活动创下历年之最,不仅参与人数多、采编规模大、稿件质量高,还呈现三个特点:年轻态、国际范、石化味。其中,年轻态——人员年轻化,不仅有刚入职的“小年轻”,也有非采编部门的“多面手”,还有专注视觉表达、熟练操作AI人工智能技术的专业人员;国际范——双语媒体线上接力,采访对象不仅有长期奋战海外市场的“复合型”员工,也有经验丰富的国际同行、外籍员工;采访内容不仅有国内能源动态,也有国际石油石化内容解读;石化味——运用AI智能工具提炼核心内容、动图展示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对新材料、新技术和员工风貌、春节习俗等进行科普化、种草式报道,各媒体平台不断涨粉。

  活动引发深度思考

  在2025“新春走基层”活动如火如荼进行的过程中,DeepSeek横空出世、之后疾风骤雨般地推广落地。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渗透到新闻工作中。在这场巨变面前,新闻人该何去何从?

  必须承认,作为一种“经验压缩器”和“全民思维健身器”,AI工具带来的最大诱惑是有问必答、即问即答的丝滑体验。但我认为,AI虽然拓宽了我们的认知边界,但它无法替代那个使用工具并有感受力和好奇心、保持质疑、创新思考的主体——有骨有血有肉、有温度有情怀有深度,永远是新闻的内核。因此,我们需要破茧,而不是作茧。

  AI时代下更需要“走”。能源系统的各个工业细胞分布在广褒的田野大地,需要新闻人用脚力跨越万水千山、用眼力观察万千气象、用脑力深思点滴变化、用笔力描绘新春新景。“让更多的一线员工被看见”是开展基层采访活动的主要目的,我们不单要通过“新春走基层”活动“走”,更要在日常新闻报道中走得更远、走得更勤、走得更稳。

  AI时代下更需要“深”。能源系统深藏澎湃的发展动能。作为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一线,精心捕捉一线员工的工作状态、生活细节、精神变迁、学习进展,才能充分展现烟火气中的石化大美,使受众在精彩故事、感人细节、生动场景中充分感受闪耀石化的新春力量、真正溯源中国石化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和国之大者的家国情怀。

  AI时代下更需要“新”。在能源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需要AI工具下的“虚假创新”,而是要在题材、角度、内容、呈现、落地等方面进行细水长流、精心精细精致的创新。活动中中国石化报社先后推出《“桃花源”新记》《守护满满“氢”意》《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藏着哪些宝藏加油站?》《服务亚冬会 加油筑梦人》《“幽灵粒子”,是怎么被抓到的?》等一大批兼有文字、视频、海报、AI智能等多种组合形式,有趣有“梗”有料而又兼具质感、美感的融媒体作品,传播效果很好。

  活动给出行动方案

  我们始终认为,虽然算法来了、算力来了,但新闻的底层逻辑没有变,以人为本的温度不会变。世界石油石化能源大潮虽然浩浩荡荡,但有品质、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报道却从来离不开泥土。

  因此我认为,2025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意义重大,因为它再次廊清AI大势下的迷雾,也更加坚定了新闻人的职业使命: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在多元复杂的传媒环境下,只有离基层一线近些再近些、和员工的心贴得紧些再紧些,登高望远、搭建桥梁、回应现实、推动发展,才能无愧于肩上的社会责任。

  年年春日行,步步是韶光。2025年,中国石化报社将深度开展“新闻服务提升行动”。前几天,我们举办了报社新闻工作会,专门辟出一天时间和基层代表进行交流,听取建议,汲取营养。大家都摩拳擦掌,踔厉奋发,时刻准备奔赴下一场采访,去记录这个美好而伟大的时代。(本文据中国石化报社社长杨守娟在全国性行业类媒体2025年“新春走基层”活动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

责任编辑: 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