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中国乒乓球协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刘国梁辞去中国乒协主席职务的申请,选举王励勤为新任主席。新华社记者赴现场采访报道,并向中国记协“我在现场”栏目来稿,讲述经历与感悟。
本栏目长期征稿,信息附文末。
我在现场丨“此时,刘国梁的情绪有所波动”
本文作者:吴博文 曹剑杰 岳冉冉 苏斌
4月23日,中国乒乓球协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刘国梁辞去中国乒协主席职务的申请,选举王励勤为新任主席。当天,我和同事在国家体育总局采访报道,见证了中国乒乓球的又一个“历史时刻”。
“明天早上乒协开会,届中调整,可能有大新闻,做好采访准备。”22日中午我接到采访通知。
接到通知后,我便思考如何做好本次会议报道:可能会有什么新闻?可能采访谁?可能出现哪些情况?
据悉,本次会议可能会有人员调整,我和同事提前预制了相关快讯并查阅了资料。
完成一系列思考和准备后,我将录音笔、收音麦克风、采访本和笔一同放入书包。这支录音笔成了本次采访的关键。
23日早上8点25分,我接到通知:“今日将举行中国乒乓球协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会议将选举新任主席。”
得知此消息时距离会议开始只有约30分钟,我立刻打开电脑,将预制快讯、消息传入稿库并拨通值班编辑老师的电话交代发稿事项。“会议预计10点左右结束,请等候通知发稿。”我和体育部编辑老师在电话中说道。
会议即将开始,就在此时相关工作人员告知“本次会议不得携带手机入场”,这样我便无法和编辑部取得联系。
会议开始后,我用笔记录着会场内的相关细节。起初会场内十分平静,会议按照既定流程进行。
9点13分,刘国梁开始发言,我用录音笔将讲话内容记录下来。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情,就像一个学生要参加毕业典礼,要放下沉甸甸的责任了。”刘国梁的发言停顿了片刻。
“此时,刘国梁的情绪有所波动。”我努力保持冷静,在采访本上记录下这句话。
“本来我的发言是要脱稿讲的……”我在采访本上记下“刘国梁哽咽了。”
“犹记得我年少刚踏入中国乒乓球队大门的场景;记得在奥运村的不眠之夜,我们为排兵布阵群策群力;记得重大国际赛事夺冠时,我与队伍相拥相泣的激动时刻;记得在训练场上,你们每张充满朝气与不服输的笑脸……”此时,我观察到刘国梁的眼神看向了右侧的国乒队员,我迅速将这个细节写在本上……
此前我也曾采访过刘国梁,但现场见到他落泪还是第一次。正是有了刘国梁的讲话录音以及会议现场的记录,才有了同事和我配合采写的稿件《特写:刘国梁落泪 》。
坐在会议室最后一排的我努力观察着一切,同时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静。眼看会议即将结束,我立刻跑出会议室告知编辑和终审发稿老师:“可以发了(快讯、消息)。”
会议结束后,我和同事迫切想知道接棒乒协主席的王励勤,此刻的心情以及对未来的工作设想。
面对镜头,王励勤表现得十分从容。“这确实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谢国家的培养,感谢全体乒乓人的信任,让我从一名乒乓球运动员,转型成为体育的管理者,我会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在乒乓球发展的过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王励勤目光坚定地看向在场记者并点了点头。
洛杉矶奥运会的备赛工作也是外界关注的重点。当被问到“当选乒协主席后,有怎样的规划和目标”时,王励勤的回答思路清晰、明确。
“国际奥委会近期宣布了乒乓球项目的调整,由原来的5块金牌调整到6块,我们要围绕这6个项目,制定相应的备战战略。”王励勤说完还是习惯性地点点头。
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我和同事认为不应只有新任主席王励勤的采访,还应有关于刘国梁的相关内容。
“在你眼中,刘主席(刘国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场记者问。国乒队员王楚钦、林诗栋、王曼昱、孙颖莎一一回答。
孙颖莎用“智慧、幽默、严厉、慈祥”四个词形容刘国梁。“我觉得他非常有智慧,也很幽默,我们在平时沟通交流很多,他对于训练、比赛的要求非常高,但在生活中,他又特别慈祥,沟通起来非常舒服。”
采访中,我一手持录音笔录音,一手持手机录像并保持画面稳定和收音清晰。这些新闻素材都为后续发稿打下了良好基础。
正如国乒队员王楚钦所说:“无论怎么样,无论领导是谁,都是做好我们运动员的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