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用改革办法破解困境、求新求变,一手抓新闻舆论“提升四力”,一手抓多元发展“健体造血”,市县新闻单位呈现新闻生产力充分释放、队伍内动力持续增强、发展新活力充分彰显的崭新局面。
强化顶层设计 引领融合发展
坚持党管媒体,安庆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明确“在全省打头阵、在全国创示范” 的改革目标、“大改大支持、小改不支持”的改革原则和“全体起立、身份封存、双向选择”的重点举措,制定出台系列改革文件;安庆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谋划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各职能部门合力落实具体改革任务。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开展战略合作,编制五年改革发展规划,寻求智力支持。
坚持以市带县、市县联动,着力构建市县“一张网”的新媒体平台,实现采编力量共培共用、经营方式互学互鉴。开展市县媒体融合发展和县级融媒体中心追赶跨越专题调研,谋划出台持续深化市县媒体融合改革和追赶跨越的指导意见。
坚持移动优先 向网向新而生
坚持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始终把内容为王、移动优先作为主流媒体安身立命的根本。提高政治站位,在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安庆潜山野寨中学新考取军校的同学们回信、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特别是安庆桐城六尺巷后,安庆市县新闻单位策划推出“我们都是收信人”“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等专题专栏,推出视频、图文、H5等新媒体作品,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在推动安庆文旅出彩出圈宣传中,借助龙平平、单霁翔、俞敏洪等走进安庆契机,推出网络直播节目和衍生融媒体产品,为安庆文旅带来“3亿+”曝光量。在国际传播工作中,成立安庆国际传播中心,创新实施“打卡安庆”国际短视频作品征集活动,创作推出“洋女婿”Tim(比利时籍)、安杰马儿·汗(巴基斯坦籍)在安庆生活工作等22部短视频作品,以外国人视角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述高质量发展的精彩安庆故事。
聚力打造自主可控、覆盖全域的新型传播平台,“掌上安庆”客户端下载量突破120万,市属新媒体矩阵用户数(粉丝量)超过1000万,官方微博“安庆发布”曾入围“全国政务微博十强”,各县(市、区)按照“一县(区)一品牌”的目标加强新媒体矩阵建设。2024年,安庆市县两级新闻单位独立创作的30篇作品荣获安徽新闻奖,安庆市新闻传媒中心深度参与的2篇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
拓展多元路径 增强造血功能
坚持“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全面发力,形成主业突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格局。安庆市新闻传媒中心新组建网络政务部,每年承办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开(闭)幕式、中国宜商大会等重大政务活动百余场,制作各类专题片警示教育片等超百部,代运维政务网站、新媒体账号等50余个。新成立直播带货、艺术培训等合资股份公司,合作拍摄的首部微短剧已经上线,正在筹备与央视合作拍摄微短剧《延乔兄弟》。
“掌上安庆”客户端完成技术升级,正在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客户端接入、餐补消费系统上线,进一步提升下载量、日活量和经营创收能力。桐城市融媒体中心在“出彩桐城”APP客户端上建设餐补消费系统,签约企业、机关百余家;岳西县融媒体中心与60余家县直单位、乡镇开展政务代运维合作;望江县融媒体中心经营政府新建的城市公园;宜秀区融媒体中心依托FM101.7广播频率,拓展运营相关抖音号,进行线上直播,日均在线听众和浏览量10万人次,实现广告收入稳定增长。
加大支持力度 形成发展合力
坚持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凝聚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工作合力。政策保障方面,安庆市委、市政府给予市级媒体“四个优先”支持政策,即市直单位网站和新媒体资源优先运营、节庆会展等活动和宣传片专题片制作优先承办、便民服务平台优先接入、社会宣传阵地优先运维。资金保障方面,安庆市财政安排改革资金和专项债,争取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人才保障方面,近5年来,安庆市县新闻单位累计招募120余名青年人才,组织参与各类培训200余场(次),参训人员达3400余人次。持续加强基层新闻工作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记者之家”作用,深入开展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近5年邀请高校专家和中央、省级新闻单位业务骨干来安庆授课、开展业务交流20余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安庆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聚力推进市县媒体融合发展和县级融媒体中心追赶跨越,努力实现从“1+1<2”的改革瘦身向“1+1>2”的改革出效转变,力争创造新优势、赢得新空间、实现新突破。(作者系安徽省安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查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