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加强平台建设 让正能量直抵人心

2025-05-21 17:43:34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加强主流媒体平台建设,是推进全媒体传播格局建设、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重要抓手。2023年,媒体融合进入第二个10年,客户端的迭代升级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山东省大众报业集团也启动了大众新闻客户端(又称“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建设。

  2024年2月2日,大众报业集团在原大众日报客户端基础上,深度融合集团9报8网8端优势资源,上线了大众新闻客户端,作为集团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旗舰平台。大众新闻客户端的建设,是在学习兄弟媒体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展开的,走的是一条“先立后破、统分结合”的大众特色路径。这一方面是因为集团在上一个10年的融合发展中,形成了大众日报、齐鲁壹点、海报新闻3个端都在各自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媒体格局;另一方面也是媒体生存发展的现实选择,但从下一步的发展来看,“端”在融合中减量瘦身提质是大势所趋。今年集团平台建设的重点就是“破”,减量瘦身的同时提质增效。大众新闻上线以来的一年间,我们努力建强自身阵地,打造商业号矩阵,着力重塑生产传播流程,积极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以大众新闻为引领,形成“一报一平台多端N号”的全媒立体传播体系,努力实现正能量、高质量、大流量的有机统一。

  深度融合 建设全量内容聚合平台

  通过系统变革,实现大众报业集团范围内流程再造和业务重塑。作为大众报业集团推进系统性变革的核心牵引,我们以大众新媒体大平台为抓手,通过“管理”“内容”“技术”“经营”四个“一体化”,实现了对集团各媒体的整合,完善全媒体指挥调度机制释放了内容潜力,从传播呈现、内容生产到底层逻辑,都进行了一轮流程再造和业务重塑。

  加深共建共享,实现大平台和集团各媒体双向赋能。集团各媒体在进一步突出特色定位和优势领域中形成和完善大平台的内容生产链条,进而实现集团各媒体布局和业务板块的优化调整、集约利用。在底层基础数据融通方面,着力推动集团层面的内容、技术、用户、数据等深度融合打通,齐鲁壹点、海报新闻、风口财经等平台的综合类优质资源向大众新闻汇流。集团2000多名采编人员全部转场到移动端,主力军真正挺进了主战场,实现大平台和集团各媒体双向赋能。

  夯实技术底座,赋能大平台全业务链条。大众新闻按照平台型媒体进行顶层规划设计,技术架构采用分布式微服务模式,基础设施采用混合云模式,支撑多家媒体、多个合作伙伴共同入驻,共享使用,已建成集团内容生产传播和运营管理的统一技术底座。发力AI,推动从“个性化推荐”到“个性化生成”。大众新闻加速打造涵盖内容生产、聚合、分发以及AI智能体应用等多个方面的大众党媒大模型和新的智能化业务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通过AI辅助生产的应用辅助采编人员快速生成稿件,自动聚合及时形成气象、股市、油价等民生新闻产品和音、视、图、文、表等多类型的快讯新闻产品。

 内容为王 让正能量高质量赢得大流量

  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内容是根本”。牢牢把握“导向为魂、内容为王、创新为要、流量和效果说话”这一改革方向,努力追求正能量前提下的大流量、公信力基础上的影响力,用“正心诚意”之作,让正能量在“网感”“好感”中抵达人心。

  价值引领+创意驱动,让主题宣传更加鲜活闪亮。

  高点站位、精心策划,将做好重大报道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增强思想穿透力,大众新闻客户端上开设了“时习之”频道,努力将其打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山东践行新思想展现新思想实践伟力的重要阵地。策划推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谈》专题视频,邀请专家学者对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学理化阐释,用深入浅出、润物细无声的形式让新思想入脑入心。精心做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推出“行动派·院士访谈”融媒报道栏目,采访钱七虎、李德仁、赵振东等10多位中外院士,立意高远又很接地气。

  技术赋能、精准触达,让产品更加“年轻态”。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主题宣传中,策划推出“老照片新故事”全媒体报道,从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切入,运用AI修复技术让厉家寨、胜利油田华八井等老照片“动”起来,用小切口、轻量化方式展现辉煌成就。我们还用AI让文物“活”起来,《何以中国|今天,这支国宝idol乐队成团“出道”》中,国宝演唱AI摇滚曲目,呈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别样魅力。

  改进文风、用情抵达,最鲜活的故事永远在现场。去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大众新闻携手沿黄9省区党媒以及山东16市党媒,形成50多人的报道团队,溯源而上,行程1万多里路,联动开展“行走黄河”大型全媒体行进式主题报道,一个多月时间里,推出原创产品220多件,总传播量4.96亿。

  议题设置+报道锐度,让热点引导更加及时有效。

  面对众声喧哗的舆论场,及时发声、凝聚共识。大众新闻是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山东发布”的运营方,深耕山东本土新闻首发优势,同时成立北京报道组,派出精兵强将走进国新办发布会,积极传递权威声音。2024年9月24日,国新办“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发布会宣布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措施后,第一时间解读“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精神,坚定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短视频《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福利来袭!100万房贷30年减少10万元》,站在普通老百姓角度切入重大经济话题,全网传播量1.29亿。

  面对热点话题主动作为,介入热点、亮明观点。大众新闻做大做强言论评论矩阵,打通用好集团内部优秀评论员队伍,议程设置力、舆论引导力显著增强。通过“捞舆”“望岳谈”“观澜亭”“财明白”“风口财经”等评论栏目,主动引导舆论。

  优化服务+共建共享,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

  正能量能否获得大流量,归根结底是看能否树牢用户意识,站稳群众立场,真正为群众发声、为百姓解忧,让“流量”变“留量”。大众新闻上线专门的帮办频道,与相关职能部门深度合作,推出“营商”“为民”“领导留言板”“见政12345”等栏目,为企业、群众分忧解难。加强用户共创,内嵌于大众新闻的大众号,向社会开放内容生产,用户数量已达2952个,贯通省市县、委厅局,覆盖全国28个省份,与万千号主在双向奔赴中共同奏响主流强音。

  端号协同 有效打通工作场和社交场

  党媒集团的媒体矩阵建设中,自主可控的“端”的建设,和立足各商业平台的号的建设,如何双向协同、有效打通,是目前不少媒体面临的共性问题。实践中,着力解决中心工作传播力不彰、热点报道引导力不强问题,围绕“流量和效果说话”这个评价标准,大众报业集团明确“自有平台客户端主建、商业平台账号主战”的融合发展策略。

  突出“媒体属性”,推动商业号建设从1.0到2.0进阶。我们将大报大平台商业平台账号由过去偏重“传播渠道”定位转变为“生产传播媒体”定位。突出“自主原创”,强化平台账号内容策划、生产、发布、互动、营销等全链条融合,通过提升内容影响力树主流、立导向。大众日报微信公众号全面提升内容原创力、舆论引导力、品牌运营力。去年8月份,我们打造的精品栏目《开屏见好》上线,聚焦山东好人好事,让普通老百姓上开屏、上首页,目前已展播约200期,全网传播量达2.65亿。在推动暖新闻网上传播的同时,积极与抖音、今日头条平台协同,在这些平台上建立专属话题页面,获得曝光资源支持,在互联网平台上实现“开屏见好”正能量充盈;携手社会爱心力量举办百期线下推介活动,为部分先进典型提供公益资金支持,以平台之力探索媒体与社会力量联合共建的新路径。

  强化端号双向协同,打通“工作场”与“舆论场”。从端到号,聚焦提升中心工作穿透力,强化商业账号的“主战”能力。在全媒体矩阵运营,多平台覆盖的基础上,我们以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为试点,建立传播分发“链主制”协同机制,将集团各媒体微博大流量账号“串号成链、串链成阵”,共同围绕大平台优质原创内容打榜做话题,通过在分发推送上形成强大合力促进好的内容实现好的触达,在增强主流舆论穿透力上做有益尝试。从号到端,聚焦推动自我发展壮大,积极探索提升导流引流能力。我们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实践:一是在自有阵地搭建平台,实现社交平台内容进场。去年8月2日,大众新闻上线大众V-IP频道,上线5个多月,已入驻正能量大V213位,组建起4个垂类IP矩阵,覆盖粉丝1.9亿。社会优质内容创作者是壮大正能量的轻骑兵、斩获大流量的突击队,依托大众V-IP平台,我们不断探索主流媒体与万千创作者的共建共享、相互赋能之路,在主题报道、舆论引导、国际热点等领域合作共创,助力正能量澎湃大流量。二是运用技术手段,实现用户导流回流。我们把集团各媒体新媒体账号在微博、微信、抖音、今日头条等外部商业平台的用户、评论等数据引流到大众新闻客户端上来,让大众新闻客户端活跃用户数量逐步增加,用户黏性进一步增强。(本文据山东省大众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李海燕在2025年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研讨活动上的发言整理)(责任编辑:谷泰运)

责任编辑: 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