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河南日报“捉虫大赛”提高文字把关能力

2025-05-22 10:08:41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是蒜薹还是蒜苔?是菜莽还是菜蟒?”“做出和作出有何区别?致胜与制胜能否混用?”……4月8日以来,一场“捉虫大赛”在河南日报社广泛开展,从采编经营到党务行管,干部职工纷纷化身“啄木鸟”,掀起“咬文嚼字”的热潮。

河南日报《今日消费》编辑记者积极当“啄木鸟”,走进地铁站排查广告画面中的失误。

  编校质量是主流媒体质量的基础,也是内容建设的重要环节。作为报社“三个体系和能力提升”战略任务的抓手之一,河南日报社开展“编校质量提升年”活动,要求各部门、各单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按照“准、实、深、诚”和“要严、要紧、要快”要求,杜绝文稿差错,提升文稿质量,不断强化河南新闻舆论战线的主力军、主阵地、排头兵地位。

  “捉虫大赛”是“编校质量提升年”的“开门炮”。河南日报社秉持“学”在先、“悟”在深、“践”在实的理念,通过编印文稿处理实务手册、组织业务学习、开展业务练兵等举措,并引入专业校检力量在活动前期给予指导帮助,既让大家知其然,又让大家知道怎么办,潜移默化中强化经手必核责任意识。随着活动开展,报社逐步扩大文稿监督范围,从报送公文到常规材料,从办公网各个栏目到微信公众号,从大屏公告栏到高铁地铁多媒体平台,参与人数之多、覆盖范围之广、整治力度之大,在历年编校质量提升活动中尚属首次。

  对于“啄木鸟”们发现的“虫子”,河南日报社连续发布两则通报,将具体案例一一罗列,直言不讳指出问题,错误类型包括文字差错、格式不规范、标点不准确等。通报在办公网的阅读量节节攀升,许多干部职工表示,差错令人哑然失笑的同时,也引发自己深刻反思。对于“捉虫”有功的“啄木鸟”们,报社给予40元—400元不等的奖励,第一时间发现差错的员工给予双倍奖励,而且即开即奖、说到做到。

  凡事就怕“认真”二字。活动开展半个多月来,“文经我手无差错”成为干部职工的口头禅,“事交我办请放心”成为干部职工座右铭。文稿中发现的差错越来越少,大家对文字质量把控的热情越来越高,认真校对逐渐形成“肌肉记忆”,初步实现从“专项整治”到“习惯养成”。

  文稿质量无小事,文风背后是作风。提高编校质量是报社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河南日报人将久久为功、绵绵用力,以党媒集团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贡献更大力量。(责任编辑:谷泰运)

责任编辑: 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