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参加2025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及主题采风活动的记者们来到景德镇,作为景德镇市融媒体中心国际传播中心的一员,我负责对这次活动进行报道。为期三天的采风活动在激动而紧张的拍摄中结束,行程来到最后一站——陶博城,记者们在陶博城自由活动,寻找着吸引自己的镜头。
我跟随的是来自斯洛文尼亚的万尼亚·卡夫契奇女士和塞尔维亚的日沃因·拉科切维奇,他们兴致勃勃地“扫描”每一件陶瓷,陶博城的店家们即使不懂外语,也不遗余力地介绍着。
突然,万尼亚·卡夫契奇在一家店门口停下脚步——原来她对店门上挂着的双鱼挂饰产生了兴趣,她问我们在哪里可以买到,我们告诉她也许只能在网上买到,她顿时露出了些许遗憾的表情,只好继续朝楼上走去。工作人员迅速联系了店主,店主一听这位来自远方的客人喜欢她家的装饰,立刻把双鱼挂饰取了下来,想亲手送给她。
我赶紧跑上楼梯,告诉万尼亚·卡夫契奇这个好消息,她立刻惊喜地跟随我回到店门口,和店主拍下了这一张满载友好的照片。
第一次普普通通的合影
随即店主热情地邀请他们一行进到店里。店里古香古色,摆着一架古筝,他们跃跃欲试,都很想尝试弹奏这个中国乐器。店主倾心教导,教他们弹奏了一首简单且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沧海一声笑》。
令人惊讶的是,万尼亚·卡夫契奇似乎也听过这首歌,跟随店主一起哼唱了起来,我当时不由得心中感叹,原来音乐是不分国界的。
聊到兴头上,店主邀请他们到了隔壁——原来,这位店主来自景德镇“陶瓷世家”,她的父亲是位陶瓷手工艺人,更是一位杰出的非遗传承人。
店主摆出了长聊的架势,拿出了茶叶亲自为客人们泡茶。万尼亚·卡夫契奇拿出手机记录着店主泡茶的姿势,反复追问我们为什么需要把茶水从这个杯子倒进另一个杯子里,我们解释着公道杯的含义,告诉她这是中国的“tea art”(茶艺术)。她说,在斯洛文尼亚人们也常喝茶,但是却没有这种行云流水的茶艺。
他们一边喝茶,一边听店主介绍她的父亲,她的父亲主要绘制大公鸡,因为鸡冠代表“高官厚禄”,鸡爪像鹰爪一样,寓意“攘妖消灾”,而大公鸡本身日日打鸣,寓意“诚信守时”。万尼亚·卡夫契奇感叹,她真的很喜欢中国文化背后的各种小故事和美好的寓意。
她们双方语言不通,解释起来也十分费力,大家东一句西一句地补充,绞尽脑汁地表述,生怕没有把文化的精髓传达出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完成了这次意犹未尽的聊天。
由于时间原因,不得不掐住时间点,催促记者们集合,店主在结束时,拿出她自己制作的瓷器,要送给他们,甚至细心地为万尼亚·卡夫契奇选择了咖啡杯。万尼亚·卡夫契奇又惊喜又忐忑,认为这份礼物真的很贵重,但店主的热情让她无法拒绝,她们交换了联系方式,再一次合影。
这一次合影,更加亲近,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次热烈的合影
离开前,万尼亚·卡夫契奇说:“我希望有更多的顾客能到这里来参观,因为你们都是很棒的人,因为这里不仅是简单地买东西,还能结识新朋友,我非常高兴能来到这里,我也会告诉我的朋友们也来这里。”
我想,她在这里一定是收获了很多,才会发自肺腑地说出这段话。她收获了陶瓷,收获了景德镇的文化故事,收获了来自中国的朋友,这趟简短的旅程,一定也在他们的心里留下了痕迹。
我突然意识到,正是因为亲切友好、不吝分享的人民,文化才得以交流互鉴;也正是基于对璀璨文化的追求,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让陌生的、不同国家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或许这就是国际传播的意义,我们以真心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用文化紧紧联系彼此,向世界展示中国故事,展示来自景德镇的故事。(作者:景德镇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胡舒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