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踢完苏超,还得回去上晚自习?

2025-07-24 15:33:59 | 来源: 中国记协微信
【字号: 打印

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七轮,淮安以2:1收获了本届联赛首个客场胜利。

见证了“苏超”开赛以来所有战况的江苏省淮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杜勇清、储君在比赛当晚感触颇深,他们向中国记协“全媒体时代的热点引导”栏目来稿,讲述淮安队的故事。

本栏目长期征稿,详细信息附文末。

全媒体时代的热点引导丨踢完苏超,还得回去上晚自习?

本文作者:杜勇清 储君

图片

  淮安球迷客场助威。淮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赵启瑞 摄

  7月20日晚,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七轮,无锡队与淮安队的比赛在江阴市体育中心拉开战幕。整场比赛,客场作战的淮安队打得非常积极,多次以猛烈的反击、犀利的突破威胁对方球门,最终以2:1取得本届联赛首个客场胜利。

  “这样的足球怎能不爱,燃爆了!”“淮安队加油,继续战斗!”“淮安队在客场真的猛,希望以后在主场也如此。”“激动的心,颤抖的腿!全程高能,无畏拼搏,你们很棒!”“每次看淮安队的比赛,都激情澎湃”……

  赛后,无数网友在淮安队比赛视频的评论区留言,表达自己的兴奋,为淮安队鼓劲、加油。作为身在现场的记者,我们与淮安队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不眠之夜。

  “致敬永不言弃的你们!”赛后,我们怀着同样激动的心情在稿件中这样写道:“光荣并不只属于强者,面对艰难险阻依然迎难而上的勇士,终会赢得属于自己的鲜花与掌声。”

  在绿茵场上,滚动的不仅是足球,更是平凡人生的万千气象。讲好他们的故事,让更多的人读懂“苏超”、感受“平凡”、理解“纯粹”。

  那就从淮安队的三名成员说起,讲三个故事吧。

  (一)

  7月20日晚,江阴市体育中心体育场,淮安对阵无锡。比赛第59分钟,淮安队11号球员何健在高速突破时,被无锡队员铲倒受伤。39岁的戴虎临危受命,替补登场。

  这一次意料之外的换人发挥了奇效。比赛第68分钟,身披3号球衣的戴虎接队友底线回传,在禁区附近一脚劲射洞穿无锡队大门,帮助淮安队锁定胜局。这不仅是戴虎的个人首粒进球,也是本届联赛的第100粒进球,观赏性与技术难度都“含金量”十足。这一脚技惊四座的射门,也让这位曾因“大队书记”标签而走红的戴虎,再度霸榜网络热搜。

  将日历往前翻大半年,戴虎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会因为一项足球赛事而成为网络名人。彼时的他,刚接受组织任命,担任淮安市涟水县朱码街道韩陈村党支部书记,肩负振兴家乡的责任。抢收抢种、禁烧秸秆、化解邻里矛盾纠纷……每天,不管在田间地头还是村头巷尾,都能看到戴虎的身影。虽然辛苦,他却乐在其中。

  作为一名老兵,戴虎曾常年驻守在祖国边疆,也曾奋战在抗旱救灾、山体滑坡抢险一线,艰难困苦并未使他退缩分毫;2011年底退伍回到家乡后,为了给亲人筹钱治病,他进厂修过汽车,卖过润滑油,做过轮胎生意,甚至站在街边烤过串,生活的重担没能压弯他的脊梁。每到压力大、身心疲惫的时候,他总是习惯性地换上球鞋,把一切不好的情绪都在球场上宣泄出来。慢慢地,淮安业余足球圈里开始流传一个说法:“有个前锋叫戴虎,速度快、球风猛!”

  淮安和南京赛前,“39岁淮安村支书谈备战苏超”冲上抖音淮安同城榜热搜,浏览量近600万。在村里,有村民给他加油:“戴书记,你是全村人的希望!”在比赛直播里,有网友留言:“多给3号替补球员几个镜头!”面对从天而降的流量,戴虎却一如往常地低调:“踢球是爱好,书记才是本职工作!”随着赛事推进,戴虎在原本就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上添上了两句话:“为村里建一个运动场”“我想让更多孩子放下手机,通过户外运动,增强体质,培养活泼、开朗、勇敢的品质。”

  戴虎说,村庄需要的不是一个球星,而是能把乡村的产业、未来都像足球一样滚动起来的“前锋”。

图片

  戴虎(右二)与韩陈村村民交谈,了解水稻夏种进度。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二)

  作为已在绿茵场上摸爬滚打20多年的“老人”,淮安队主教练董松没想到自己在脱下战袍多年后能再次回到绿茵场上,站在聚光灯下。

  最近,知名主持人孟非的一条微博,再度将董松送上热搜。孟非在微博中总结了爱上“苏超”的四大理由——淮安教练董松、南京射手滕帅、盐城门将严子航、常州观众招人爱。尽管这位江苏“名嘴”并未对此作出过多的解释,但单从他文中的配图可以看得出来,“正装执教”的董松,有着与众不同的可爱。

  在淮安队与南京队的比赛中,董松曾因高温天身着正装在场边霸气指挥引发网友热议。对此,他的回答是:穿正装是因为想呈现精神饱满的状态,既能给队员提气,又尊重比赛、尊重对手。尽管当天西装后背完全湿透,但这位年轻主帅依然笑着表示,如果球迷喜欢,他会场场把正装“焊在身上”。

  生活中,董松时常与网友和球迷进行互动。当看到不少球迷评价他的长相神似央视主持撒贝宁,甚至调侃他是“撒贝宁淮安分宁”“撒贝宁2.0”时,他很谦虚地表示:“还是得感谢大家的喜欢。撒贝宁老师很有内涵,我以后得向撒贝宁老师学习,争取外形像,涵养也像。”

  董松可以幽默化解网友的调侃,却对足球倾注了全部严肃。1993年出生的他曾是江苏青年队一员,司职后卫,与国脚李昂、张晓彬等人是同届队友,退役后曾担任江苏梯队教练,是亚足联A级教练员。尽管西装革履在烈日下并不轻松,但董松的坚持却点燃了全队斗志。这支平均年龄22.6岁的队伍,在他的调教下,已从首战4:0大胜镇江的“初生牛犊”,成长为如今战术执行力极强的一匹“黑马”。

  对于“苏超”的火爆,董松表示:“我很兴奋,我觉得中国足球需要这种东西,需要大家去把足球好的一面体现出来。我的第一感受是——我认为我们足球的春天可能要来了。”

图片

 董松在比赛中。淮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赵启瑞 摄

  (三)

  6月1日对阵盐城队的比赛中,淮安队球员朱明在对方门前有一次绝佳进球机会,但因射门角度太小,足球被立柱反弹出去,错失了从客场带走积分的机会。一连好几天,这位18岁的少年对此都耿耿于怀——遗憾与自己的首粒进球擦肩而过,更遗憾没能帮球队从客场全身而退。

  出生于2007年的朱明是淮安队中年龄最小的球员。场上,他是队内的“边路快刀”,擅长用速度穿透对手的防线;场外,他是江苏省淮海中学的高二学生,习惯于在书桌前埋头解题。在球衣与校服交替的日子里,他拥有了同龄人少有的难忘经历,更获得了成长。

  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朱明的绝大部分课余时光都在球场上度过,足球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朱明的足球履历中,不乏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这样的高等级比赛,但参加像“苏超”这样影响力巨大的赛事还是头一回。

  “这次比赛影响力这么大,关注度这么高,是我没有想到的。”朱明说,这段时间,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家里,大家只要看到他,都会围绕联赛展开热烈讨论,这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6月底的淮安,已是溽热难耐。当结束一下午的训练,队友们收拾停当准备回家休息时,朱明却挎着书包急匆匆地朝学校赶去:“今天还有晚自习,得赶紧把功课复习下。”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对这位少年而言,来自绿茵场上的呐喊助威,来自球迷的欢呼掌声,都指引他向人生的更高处眺望。

图片

朱明(右)在比赛中与对手拼抢。淮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赵启瑞 摄

图片
责任编辑: 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