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哈超”不是“哈抄”

2025-07-25 15:51:08 | 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黑龙江总站
【字号: 打印

  以苏超为引领的“超系”赛事,正以燎原之势席卷南北。南有苏超如火如荼,北有哈超破冰而出。这些赛事看似形似,内核却大相径庭。共同底色是对足球的纯粹热爱,却在不同地域与文化土壤的滋养下,绽放出因地制宜打造新质运动力的花朵。

  

  同样是草根足球,如果把苏超比作一道精烹细饪的江南大餐,那哈超就是一盆热辣的东北大乱炖——都是烟火气,滋味却天差地别。苏超让百万江苏球迷在“散装”热情里找到归属感,哈超则为冰城70 家俱乐部、百支球队搭起了全龄段的戏台:哈超老年组的 “温情条款” 严禁铲球,是怕碰碎了银发族的快乐;少年组的“快乐法则” 纵容花式盘带,是想助长冰城孩子足球梦中的那份灵性;冬日“冰超” 把冰雪变成舞台,是东北人“越冷越热情” 的性格注脚。这些带着冰城印记的独特“风景”,在其他“超系”赛场上难觅踪迹,构成了哈超独有的生命力。

  苏超的破圈爆火,彰显了江苏作为经济强省的深厚积淀与流量驾驭能力,这为草根足球的崛起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却绝非可被简单复制的通用模板。足球根基深浅不一、经济水平参差不齐、硬件设施天壤之别、文化基因南辕北辙、地域禀赋各有千秋——这诸多差异决定了,任何脱离本土实际的生搬硬套,终将陷入“邯郸学步”的迷途与“东施效颦”的尴尬。

  哈尔滨的选择,恰是对“本土化”逻辑的生动诠释。这座以冰雪文化与热情“宠客”闻名的城市,早已将“流量承接”淬炼为一种城市本能。没有豪华球场的标配,而是深耕冰雪大世界的独特场景:夏天,七人制球场与啤酒节的烟火气相融;冬天,雪地球场与冰雪节的彩灯交辉。这种 “一场多用、四季联动”的智慧,跳出了单纯竞技的框架。草皮上踢的是热爱,雪地里赛的是豪情,最终串起 “体育搭台、文旅唱戏、城市出彩”的新图景。

  “超系”联赛的真正魅力,源于“和而不同”的创新活力。贵州村超以侗族大歌的悠扬与民族服饰的绚丽,编织出独属于乡土的文化认同;苏超则擅长将城市梗与文旅元素熔铸成社交货币,赛场边的市井烟火比比分牌更令人回味;而哈超,则以冰与火交织的场地规则创新和全年龄段参与的热忱,重塑着北国独特的草根足球生态。

  “超系”不该是抄袭,“哈超”也不是“哈抄”!从白山黑水到江南水乡,从黔东南村寨到岭南街巷,这些破土而出的草根足球热潮,从不是某套成功模板的复刻品。它们的珍贵,在于释放民间的活力,让足球在生活的烟火里自由绽放,滋养出千姿百态的足球之花,也让每个地方的人都能在熟悉的地域特色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运动和欢乐。

  

  当每块绿茵都能承接本地的风、本地的故事、本地人的心跳,中国足球的根须才能在万千土壤里扎得更深。“超系”足球的使命,不在造星,而在培育生生不息的土壤!草根足球的价值,不在复制成功,而在生长万千可能!(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林海)

责任编辑: 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