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新时代法治类行业媒体增强四力新路径

2025-07-26 20:04:39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立足司法新闻宣传领域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定位,依托重大主题策划报道,在实践中不断领悟新时代对于新闻工作者增强“四力”提出的新要求、赋予的新意义,走好新型主流媒体高质量发展之路。

  脚力牵引采撷鲜活素材

  脚力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生动体现,是淬炼新闻精品的前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重视记者在基层的采访实践,2024年9月起,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走基层 看改革”专栏,深入基层讲述改革故事,成为引领全国法院新闻宣传工作者“走转改”的抓手。在2025年“新春走基层”报道中,59名记者、通讯员深入社区、市场、企业、乡村、工地、码头……足迹遍布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写出53篇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作品,全景展现人民法院通过“小切口”改革举措破解群众急难愁盼、护航美好生活的创新实践。

  媒体融合时代,新闻工作者既要俯下身,走进基层、走进一线,练就线下实地调查的基本功;也要深入互联网舆论场,掌握网络传播规律,做好线上社会调查,加强数字时代无形的“脚力”。今年2月,以长江保护法实施4周年为契机,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联合10个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基地,展现不同类型自然环境下,人民法院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求,一手抓办案、一手促治理的实践成果。直播画面既有高山雪地航拍,也有觅食的麋鹿、畅游的中华鲟,让网友零距离、零时差感受司法保护基地的别样风貌,以“慢”的方式“快”速传递真实现场,全网播放量近630万。

  眼力洞察挖掘选题价值

  眼力是新闻敏感的体现,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和看家本领,要求对新闻事实看得更远一些、更准一分、更深一层。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注重选择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话题进行报道,通过小切口发现大主题,用“去工作化”的报道方式,用群众想看、爱看的形式讲出来。

  今年3月3日推出的暖新闻视频《暖迹可寻》,以细腻的画面和温暖的话语展现法院干警托举出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温度。该视频以“暖迹”为线索,将散落在人民法院日常工作中的新闻素材精心编织,力求在公正与威严“职业符号”外,呈现出真实立体、有血有肉的法院干警群像。老人颤巍巍的手与孩子绽放的笑脸交织,盲文判决书上的凸点与急救车鸣笛声共振……这种碎片化处理,让不同时空的善意形成交响,诠释了为人民司法的深刻内涵。

  脑力引领塑造价值导向

  增强脑力,就是要增强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做到想得全、想得细、想得深。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探索法治新闻“深”“活”兼具的深度报道,强调问题意识、过程意识,从司法审判工作跳出来,从更宽广的社会治理层面探讨现象、问题与解决方案。2023年4月,推出对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出司法建议、推动预告登记制度全面落地的深度报道《千余字司法建议如何为社会治理把脉开方》,有力论证了司法建议在解决社会治理难题中的重要价值。2023年11月,聚焦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推出深度报道《一起行政赔偿案的“命运”沉浮》,央广网、光明网、中青在线等媒体纷纷转发,社会各界好评不断。

  新时代新闻工作者增强脑力,还体现于在时代浪潮中保持定力,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推出深度报道《做实“公正与效率”的中国方案》,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展现了人民法院抓实“公正与效率”的理论探索和生动实践。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为指引,将党中央决策部署与司法实践深度融合,对23个工作主题进行深度报道,展现了人民法院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中国之治”的生动实践;整版推出万字长文《党旗指引,解题公平正义》,展现法院系统在党的领导下,如何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破解司法实践中的难题。

 笔力突破焕新视觉效果

  扎实的笔力与好文风彼此滋养,要用好文章锤炼好文风,以好文风夯实好作风。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提出,新闻写作要努力提倡“一事一文”,倡导用“有意思”的语言讲好“有意义”的道理,推动形成“人人重文风,个个改文风”的良好氛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我们推出万字深度报道《调解:中国司法的“和力量”》,以“和合”文化为精神内核,系统阐释调解制度的历史渊源、文化根基与当代实践,揭示中国司法“以调促和”的深层逻辑,人民网等10余家媒体转发。《VR绘画|来,心情都发芽了》运用VR绘画技术在3D空间中作画,以泼墨技法还原绿水青山;运用AIGC图生视频技术,制作白鹭、中华鲟的动态效果;运用MR混合现实技术,实现真实演员与画融合、与画互动,这种科技感与艺术性的结合,更好地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只有秉持真材实料的本源观、真情实感的叙事观、真心实意的受众观,才能把握住技术赋能创作的内核,生产有社会价值的新闻作品,这是新时代新闻工作者践行增强“四力”的新要求。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将继续探索创新数字技术与重大主题报道的有机结合,持续践行增强“四力”要求,助力法治中国建设。(作者: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社长张守增;编辑:吴宇晨、焦若宁;责任编辑:谷泰运、胡慧红)

责任编辑: 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