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我的代表作”栏目
今天展示第六十八期入选作品
欲参加“我的代表作”活动
查看活动详情
人民日报:《“他们治愈了我,我也想照亮他们。”》
作者:集体
以纪录片专访形式,记录农村女孩李福贵在乡村卖货、帮扶老人、传播乡情的故事,反映她乐观、坚韧、善良的品质。视角独特,采访深入,真切动人。
人民日报:《The Guardians(守护)》
作者:集体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推出中国军队国际形象网宣片,以中英双语形式展示中国军队不惧困难、守护家国的精神风貌。主题鲜明,制作精良,冲击力强。
新华社:《新华时评·一线评论 | 暑期社会实践,安全链条岂能断裂!》
作者:张丽娜
聚焦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矿企参观时因格栅板脱落坠亡事件,指出事故暴露企业设备维护缺位、学校风险评估不足、现场防护失守等问题,呼吁采取措施杜绝悲剧重演。贴近热点,及时发声,针对性强。
半月谈:《基层干部的“难言之隐”,谁能懂?》
作者:韩朝阳 孙文豪
通过走访,揭示基层干部在整治形式主义中遇到的困境,呼吁拓宽言路、健全机制,以促进真话实报和问题解决。贴近实际、贴近基层,针对性强。
央视新闻:《文化中国行丨大暑:清风拂夏 荷香满塘》
作者:刘鑫 温露 王薇 樊嘉晨 张之鹤
用采莲、捕蝉、摇舟听桨等活动展现大暑时节的夏日诗意。图文并茂,诗画交融,制作精良。
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判决里的“表情符号”,不知是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
作者:李璇 周蕤
运用SVG,通过解读聊天中常用表情符号在不同场景下的含义,解读表情符号近年来在司法判决中可作为证据使用的现象。创意新颖,内容丰富,给人启迪。
长城新媒体:《高温蹲点日记|外卖骑手的“热辣滚烫”》
作者:周亚彬 武新杰 姚佩珊 韩建强
沉浸式体验外卖小哥生活,展现高温酷暑天气下一线劳动者的辛劳,传递敬意。贴近民生,贴近现场,细节生动。
新华日报社:《除了“拖鞋厂”,“苏超”还藏着一个“橡胶厂”传奇》
作者:范杰逊
讲述张家港市贝贝橡胶总厂从1983年开始组织举办“贝贝杯”青少年足球赛的故事,反映足球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案例典型,角度新颖,细节丰富。
潮新闻:《光站名就1000多个,徒手复原全国铁路示意图,她怎么做到的》
作者:陈薇 葛晓娟
讲述因徒手画全国铁路示意图而走红的铁路金华站客运值班员邢思源肯下苦功、助人解困的故事。案例鲜活,故事生动,引人关注。
潮新闻:《50岁“房主任”上海上墙,时代终究不辜负认真活着的人》
作者:王彬
聚焦脱口秀演员“房主任”的走红经历,强调关注个体努力与价值。紧扣热点,立意深刻,引人深思。
江西广播电视台:《大山里的音乐课》
作者:集体
讲述江西吉安泰和县90后乡村音乐教师肖惠文用音乐点亮留守儿童心灵的故事。娓娓道来,鲜活生动,温暖人心。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独立调查丨“办不成事”窗口遇冷背后》
作者:张稳 赵鹏程 陈俞印
蹲点山东济南、淄博等地政务服务大厅“办不成事”窗口,分析窗口业务为何“遇冷”,反映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成果。以小见大,贴近民生,现场感强。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山东舰上,深蓝梦中——为战机“刀尖伴舞”的人》
作者:张瑞雪 唐浩鑫
讲述山东舰航母起降保障中队官兵在极端危险与高压的航母甲板环境中,运用“眼、耳、口、手”的感官与专业技能保障舰载机安全起降的故事。选题独特,细节抓人,现场感强。
湖北日报:《水下300秒,生命正以秒速流逝》
作者:集体
以溺水后的300秒为切入点,直观展现随着溺水时间推移人体机能变化,科普溺水后救援措施。视角独特,内容丰富,启人思考。
南方日报:《读懂中国经济半年报的“含金量”》
作者:丁建庭
聚焦2025中国经济半年报,分析成绩机遇、风险挑战。贴近问题,聚焦话题,有说服力。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财经客户端:《底气十足!三个关键词透视中国经济半年报》
作者:朱芷葵 谢珍 陈珊 谭婷
以“出圈、火爆、逆袭”为线索,选取Labubu走红、人工智能突破、创新药出海等经济名场面,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多元活力与韧性。主题鲜明,数据扎实,表现力强。
晶报:《这辆“无声网约车”, 你坐过吗? 》
作者:集体
讲述听障人士罗强从舞蹈演员转为网约车司机的故事,反映深圳包容的城市精神。以小见大,典型性、感染力强。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破风前行》
作者:王羽丰 温国赞 曹泽东 周一义 王涛
讲述41岁“断臂骑手”阮建平在摔倒后重赛并夺金的故事,反映残奥运动员的坚韧与生命的无限可能。人物典型,故事鲜活,激励人心。
珠海传媒集团:《珠海→日喀则!镜头里的“光明”之路,每帧都让人热泪盈眶》
作者:陈佳哲 孙宁
聚焦“光明格桑花”医疗公益行动,记录珠海医疗队深入西藏高原开展手术与带教工作的暖心瞬间。制作精美,主题温暖,情感真挚。
南国早报:《藏在南宁闹市中的裁缝铺火了!5个奶奶和1个小姐姐合伙经营》
作者:冯榆 李晓玉 李雨欣
聚焦一间由“80后”姐姐与五名“60后”奶奶共同经营的“奶奶的百宝箱”布艺裁缝铺,反映当代老年人对生活与梦想的热爱追求。故事温暖,细节动人,话语平实。
广西日报社照哥全媒体工作室:《泪目!柳州父亲背女求学12年,却不能陪她上大学了》
作者:谌贻照 廖艳明 佘玉冰 颜篁 梁世航
讲述广西柳州父亲曹光兴12年如一日背送患有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女儿曹雅琳上学,最终女儿以优异成绩被广西一所公办二本院校录取的故事。细节生动,情感真挚,感染力强。
上游新闻:《我是记者》
作者:宋卫国 程红 周瑄 彭玺 李莉
重庆市第十二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决赛之际,展现15位记者的故事与风貌。故事生动,打动人心,给人力量。
重庆市涪陵区融媒体中心:《我送荔枝去长安》
作者:文雯 刘洋 代苡恒 康喜月 张华
通过互动游戏,融合AI技术与历史资料,还原唐代涪州至长安驿道场景。内容丰富,互动性好,趣味性强。
四川日报:《四川这个欠发达县,为何有400多名网络主播?丨不懂就问——经济热点一线探访⑱》
作者:四川日报不懂就问栏目组
通过对四川苍溪县多个村镇村民、村播、主管部门负责人及挂职干部进行采访,挖掘欠发达县拥有400多名网络主播的原因。角度新颖,案例典型,调查深入。
四川广播电视台:《孙子考上空军飞行学员,99岁老党员爷爷见证荣耀时刻》
作者:蔚佩庭 于一凡
记录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施展收到空军航空大学录取通知书、他99岁爷爷佩戴50年党龄勋章的时刻,反映祖孙两代完成信仰与荣光的传承。案例典型,情感真挚,感染力强。
封面新闻:《国产HPV九价疫苗来了,和进口疫苗差别大吗》
作者:封面新闻《赛博研究所》工作室
对国产首款九价HPV疫苗和进口疫苗进行对比科普。回应关切,一目了然,服务性强。
云南网:《咖路·云南》
作者:集体
运用H5,介绍云南咖啡的生产、创新、出海。角度独特,互动良好,制作精良。
兵团日报社:《让奋斗者成为新疆最耀眼的网络地标》
作者:冯骏
针对网络上一些人对年轻人扎根新疆选择的曲解,强调边疆大地上的每一份坚守,从来不是被动的将就,而是主动的承担;不是平庸的存续,而是将个人微光汇入时代星河的自觉。观点鲜明,直指问题,引导有力。
抖音博主@王冰汝:《我在白宫采访美菲总统会晤的一天:记者提问真的要靠抢!》
作者:抖音博主@王冰汝
讲述中国记者报道美菲总统白宫会晤的台前幕后。贴近热点,贴近现场,内容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