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新规律 赋能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2025-07-29 16:39:09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时代背景下,围绕“系统变革 智启未来”的主题,探讨如何有效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正当其时,很有意义。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必然对主流媒体发展形成全方位影响与冲击,同时也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和广阔运用前景。我们要准确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规律,全面、客观评估人工智能运用于传媒领域的长项和短板,科学认识和评价主流媒体在人工智能时代核心竞争力方面的存量与增量,以AI赋能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

  首先,如何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系统性变革,是主流媒体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一方面,主流媒体只有积极拥抱AI时代,加快适应新技术新应用,才能始终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另一方面,媒体发展有自身规律,新技术新应用也只有与传播实践与制度创新深度融合、协同进化,才能切实发挥新质生产力效用。从传媒领域具体运用角度讲,人工智能并非“万能”,必须客观评估其运用于传媒领域的长项和短板,更好赋能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人工智能运用于传媒领域的长项不言而喻,在内容生产、精准分发、高效传播、舆情预测、效果反馈、业态创新等方面,都展现出巨大潜力。比如,自动化内容生成、数据驱动的精准分发、多模态产品与沉浸式体验、数据挖掘与舆情分析等。同时人工智能运用于传媒领域的短板也毋庸讳言,在事实核查、深度分析、权威原创、情感伦理、社会行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局限。我们要客观评估人工智能为传媒业带来的效率革命与创新体验,对其技术局限性、伦理风险及行业适配问题也要有清醒认识,更好地把握规律,更有效加以运用。

  其次,要科学认识主流媒体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存量与增量。现代意义上的新闻媒体是伴随技术进步而诞生的,也一直伴随技术进步而不断改变报道形态与方式,不断调整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存量与增量。但无论技术如何变化,媒体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帮助人们了解事件、反映观点、获取新知以及娱乐和沟通,让人们更好地监测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调节身心。

  在人工智能时代,主流媒体从内容和功能上讲,存量依然是传播信息、思想、知识和提供娱乐。但核心内容与主要功能都须进行变革提质,以满足更高标准的信息需求,让内容更深刻、传播更精准、反馈更即时、体验更丰富,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

  主流媒体要更好驾驭AI时代,应着重提升四种能力。

  提升更具事实性的真相追踪能力

  信息生产技术门槛降低、全员媒体成为常态,将迫使主流媒体角色和技能向AI和一般自媒体无法替代的方向转变。尤其在事关舆论引导、议题设置乃至社会稳定的复杂热点事件中,主流媒体要发挥深度调查、事实核查、彰显人道关怀和情感温度的多元观察等人类在新闻专业领域最擅长的优势,结合人机协同,实现技术赋能与新闻专业性的共生进化,提升人工智能时代的真相追踪能力。AI赋能后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将生产出更高品质的新闻产品,更好满足受众需求,更有效引导社会舆论。

  提升更有针对性的专业解读能力

  主流媒体之所以“主流”,就在于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主流媒体在利用各类政治资源、广泛吸纳社会资源等方面,条件得天独厚。因此,人工智能时代的主流媒体,要结合新技术应用,与政策制定部门深度联动,强化权威解读,以权威性为根基、技术性为支撑,积极回应民众需求,有效传递政策原义,构建“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政策解读体系,提升更有“针对性”的专业解读能力,实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目标。

  提升更见实效性的媒体行动能力

  与人工智能不同,新闻媒体是具有社会行动力的主体,除了履行宣传报道职责,还能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例如,联合相关部门制定行为规范,参与社会治理;联动政府企业助力脱贫环保,提供公共服务;与国外媒体及文化机构等深化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等,直接成为社会治理协同者、公共服务赋能者、文化传承创新者和文明互鉴践行者。人工智能为主流媒体作为行动主体提供了更多可能。要充分运用人工智能赋予媒体与受众及社会的更强互动、更紧密连接,提供更多正能量、增共识的制度塑造、社会动员、行动协同,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合作。

  提升更富兼容性的

  技术耦合能力

  人工智能时代,对主流媒体而言,AI已非“可选项”而是“生存刚需”。必须站在技术前沿,不断提升更富“兼容性”的技术耦合能力,以技术提升倒逼系统性变革,以系统性变革加速技术内化,形成自我进化动力和转型升级能力。关键要调整观念心态,主动顺应技术发展大潮,尝试用人工智能赋能内容、传播、平台、创新等,变“工具性植入”为“生态性进化”。同时必须系统改革体制机制,破除组织制度壁垒,重构媒体内部生产关系,建立人机协同新架构,更有效发挥各要素价值作用,以新质生产力激活主流媒体内生动力,共塑人工智能时代主流舆论新格局。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时代课题,人民日报社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成果赋能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持续推动新闻采编、内容生成、智能审校、分发传播全流程的技术升级。近年来,报社在技术底座、语料库、大模型、算法推荐、内容风控、全媒体生产和行政办公等多个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初步形成适应媒体数智化转型要求的全媒体新闻生产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体系。未来,人民日报社将与学界业界专家一道,深入交流、共同探索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适用技术,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更好履行职责使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媒体力量。

  (本文据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崔士鑫在2025传媒年会上的致辞整理,编辑:陈睿、焦若宁;责任编辑:谷泰运、胡慧红)

责任编辑: 张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