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建设于1934年的新疆伊宁六星街上居住着1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达到86%,在这座由德国工程师瓦斯里设计、以三条主街辐射六片扇形区域的独特街区里,142户居民经营的民族特色小院正成为新时代新疆故事的讲述者。
站在印有维吾尔族特色花纹的地砖上,锡伯族的民宿主人刘连智向记者展示了院子里最显眼的一张“锡伯族西迁”装饰墙画和一面“正红旗”,它们讲述着清朝时锡伯族八旗子弟远赴新疆镇守边关的故事,"我们已经在这里守了261年,东北的锡伯族文字已消失,而我们完整保留了锡伯族的语言。"
但在六星街能看到的不只是历史。Z世代年轻人正用他们的智慧和创意,让新疆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 “活”下来、火起来。
地域的,民族的
在文创与文旅的赛道中,同质化的阴影无处不在,印着相似图案的丝巾、钥匙扣、杯垫比比皆是,核心卖点往往只剩产地标签和价格高低。“市场上随便一个花纹印到包包上都能变成艾德莱斯,工厂的比手工的成本肯定要低很多。”00后维吾尔族女孩璇子是一家文创小店的主人,早在2023年刚创业时,她就拒绝了这条看似轻松的“印刷品“路径。在她看来,依赖工厂意味着放弃艾德莱斯的核心价值——正宗的丝绸材质、手工扎染的独特肌理、以及“能让人触摸和感受到的非遗”,代价则是高昂的成本和缓慢的产出。“但我还是坚持自己要做独一无二的产品,跟其他工厂的都不一样。”
璇子和母亲是小店的主要经营者,她们深入南疆和田、莎车等老县城,从老人手中收购“正儿八经人工织出来扎染出来”的手工艾德莱斯绸。这种布的宽度只有45公分,是古老织布机的产物。“我们去内地考察市场,发现大家更容易接受一些更实用,而且更生活化一点的小东西。”因此,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服饰载体,璇子将艾德莱斯绸裁剪成笔记本封面,或是融入各种小型文创的设计中。
为了不断吸引新的顾客,璇子也会在设计中加入不同民族的图案元素,例如将新疆哈密瓜、杏干花果融入香薰,用维吾尔族桑树皮造纸作画,研发“赛里木湖”湖水味道的主题香薰。她计划在冬天新疆旅游淡季时前往广州考察,开发融合新疆与其他地区文化的产品,寻找“不能复刻出来的文化”。
在南京从事设计行业多年的薛琴夫妇因为喜爱哈萨克族文化,回到家乡伊宁,在六星街开了一家茶馆。2023年,薛琴和丈夫亲自操刀设计装修,将草芥麦秆混入泥土砌墙,复原了当地的土墙工艺,并采用哈萨克族纹样进行装饰,希望将“儿时对房子的记忆”融入小院。
新疆并不产茶,却是古丝绸之路和茶叶贸易的重要节点,丝路上往来的商人会将采购来的原产地多样的茶叶压缩成包以便携带,由此逐渐形成了原料多样的“复合”茶饮文化。薛琴坦言,他们当前最大的挑战,在于特色产品的“真空期”——新疆特色茶饮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而市场对“新疆茶饮”的认知模糊且充满期待。
薛琴夫妇深知,不能简单复制已经流行的茶饮模式,必须根植于这片土地的味觉记忆。然而,从文化符号到成熟产品,需要艰难的研发与市场验证过程。
面对同质化竞争和“香精茶”充斥的市场,薛琴夫妇多方寻找和对比供应商,最终锁定了一种用传统“窨制”工艺制作的玫瑰花茶。“茶底是新疆比较常见的红茶,玫瑰也是新疆的特产之一。用玫瑰花窨制三遍或五遍,拒绝任何香精。”
在追求低糖健康的风潮下,“现在用户最喜欢的是这种茶,里面没有加其他东西,喝的就是茶本身的味道。”茶馆也推出了加入本地特产的茶饮,薄荷红茶,以及精心搭配本地小白杏和桂圆、红枣、冰糖等的三炮台,都因其纯粹地道而受到欢迎。
民族的,世界的
六星街里,还有一座从墙面布置到餐具挑选,都复刻“塔塔尔族农村的风格”的小院,院子里洋溢的香气,是店主伊力达尔.伊力亚尔记忆深处的味道——地道的塔塔尔族传统手工糕点:蜂蜜蛋糕、杏子饼干、还有比沙琪玛“更润一点、甜一点,蜂蜜含量高一点”的“恰克恰克”。
这份情感的起点链接到俄罗斯喀山,那里聚居着数量较多的塔塔尔族人。“我的爷爷奶奶都来自俄罗斯喀山,我也曾在喀山上大学。”正是这段留学经历,为伊力达尔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大学期间,我了解当地农村的情况,特别是糕点文化。”这份跨文化的熏陶,不仅加深了他对本民族传统的理解,也在他心中埋下了融合与传播的种子。
为了照顾日渐年迈的父母,伊力达尔选择回到伊犁生活,但他的目光并未局限于这座从祖辈起生活了80多年的小院。他依靠线上渠道,特别是小红书和微信,让承载着塔塔尔族记忆与伊犁风土的糕点在社交媒体上赢得了众多粉丝。
另外一种甜蜜的味道,让伊犁姑娘唐萍从小惦记到大。伊犁老五中附近,曾经有位推着冰淇淋车的乌兹别克族老爷爷每天叫卖。“小时候放学,每天必吃老爷爷的冰淇淋。那时大人常开玩笑说:‘你这么喜欢,以后开个冰淇淋店吧’,没想到成了真。”
在外闯荡,接触过500强企业的运营后,唐萍心中始终存着创业的念头。一次,她的同学来访,每天都要吃本地冰激凌,这让唐萍豁然开朗:“这么好吃的东西,怎么让全国人都吃到?”
怀揣着这份愿望,唐萍找到了那位老爷爷——他是“伊孜海迩冰淇淋”制作技艺传承人,靠着这门手艺在老五中附近谋生。起初,二人只是小打小闹,但唐萍很快意识到,要让这份街头巷尾的美味走向更大的舞台,“必须合规——建厂、开公司,符合卫生标准,不然只能在本地卖。”于是,他们开始请教专家、积累经验,将细菌数量控制到个位数,打造出了“棘棘果王”伊犁手工冰淇淋品牌,“我们现在创新了多种新疆特色口味,还申请到了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疆有很多好东西,只是品牌包装和宣传不够。”出于对故土的热爱,唐萍将多民族元素融入包装,让艾德莱斯纹样与哈萨克族卡通小人和美味的冰淇淋一起成为新疆的名片。如今,“棘棘果王”的足迹已远远超出伊犁,不仅在国内设有三个大型仓储,其产品还远销中亚和东南亚。
在游人如织的六星街街区,传统与现代交织,民族与世界接轨。这座由历史与匠心构筑的“活态博物馆“,既是展示当地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窗口,也是新疆多元一体和包容开放的缩影。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创造环境、服务民生”的初心,更植根于居民的主人翁精神与创造力觉醒。正如运营街区的文旅集团负责人马丽英所言:“政府创造环境,市场决定一切。”这个由多民族血脉共同滋养的六边形街区,正以其独特的包容力与生命力,向世界生动讲述着传统生生不息、开放拥抱未来、各族儿女携手编织幸福生活的新疆故事。
(柳洋、齐晓晗、张怡文、刘可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