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赓续贯古今,思想领航启新程。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8月6日至7日,新华社举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意识教育”培训示范班,88名学员齐聚一堂,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接受专题辅导,开展现场教学,举行交流研讨等方式,共同感悟思想伟力,凝聚奋进力量。
学思想,筑牢文化根基——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
6日上午,新华社新闻大厦多功能厅,静谧无声,学员人手一本《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静心研读、含英咀华,沉潜研学、渐次升华。
“每学习一次《纲要》,就有一次新的收获,就越能体会到熔铸古今、融汇中外,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之气象恢弘和博大精深。”自学课后,一名学员表示,要把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基本功和必修课,不断学深悟透这一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8月6日,培训班学员正在认真研读《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
7日上午,培训班全体学员在新华社礼堂参加了“清凉山讲堂”第二讲,现场聆听了全国宣传干部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有宝华关于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专题授课。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一名来自采编战线的学员感触尤深,“通过认真学习专家关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发展、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的深度讲解,我进一步感悟到了这一重要思想蕴含的科学真理价值、彰显的强大精神力量、充盈的博大文化情怀,增强了学习贯彻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全体学员把参训学习当作淬炼政治忠诚度的一次考验,克服“应付心理”,保持“空杯心态”,以负责的态度、饱满的热情、严格的纪律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培训中来,坚定了理想信念、凝聚了共识力量、明确了实践方向。
本愈固,枝愈荣。参训学员一致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只有持续深入学、及时跟进学,常学常新、深研深悟,从用文化治国理政的高度走进总书记的语境、情境、心境,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真正使党的创新理论入耳、入脑、入心、入魂,才能在新时代当好总书记和党中央的“笔杆子”。
明方向,担负文化使命——
升平刊典,盛世修文。6日下午,培训班全体学员来到肩负“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依次走进文兴楼、文华堂、文瀚阁进行沉浸式学习,系统观摩了“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见证伟业——中华民族复兴版本展”“真理之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典版本展”等,探寻中华文脉,感悟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每一件藏品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和时代的精华;每一件版本都是文化的背书,沉淀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传递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观展后,我有了更为强烈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一名学员参观学习后感慨道,时代变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许多新的形势和挑战,唯有坚定文化自信,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时刻秉持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才能不负总书记“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的期许嘱托。
“赓续文脉”,中国国家版本馆总馆文华堂南广场寿山石印章上的四个大字,刚劲雄浑、熠熠生辉,照亮历史、启迪未来。
一个月前,7月4日,新华社党组书记、社长傅华以“传承新华人的风骨气象 以过硬作风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为题,为全社党员干部讲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暨“清凉山讲堂”首讲,“担负新的文化使命”贯穿授课全程。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上,作为党中央的喉舌、耳目、智库,新华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参训学员一致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树牢“笔杆子”意识、“排头兵”意识、“立标杆者”意识,遂行好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的职责使命。
强信心,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文化治国理政,文化的力量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喷发奔涌,作用日益彰显,中国人民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面貌和昂扬风貌。
“文化自信源于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伟大的文化创造,来自于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有宝华同志在8月7日的授课中指出,“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巩固文化主体性,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8月7日,培训班学员参加新华社“清凉山讲堂”第二讲。
“坚定文化自信,方能步履从容。文化自信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撑。”一位学员表示,“通过前往国家版本馆参观和听取新华社机关党委负责同志讲授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意识教育课程,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文化思想站在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的高度,承古拓今、指引未来,更加深刻认识到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信心底气。”
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一名学员说:“参观中国国家版本馆总馆后,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战士,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要用新闻的力量助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自信”二字成为学员们交流培训收获的高频词。大家一致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始终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坚定力量。
添动力,深化文化实践——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征程呼唤新担当。
6日上午的开班式上,新华社机关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强调,要把握学习重点,提升履职能力,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提升做好文化报道的能力水平,着力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着力提升单位文明程度。
学习培训中,全体学员认真落实培训班各项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意识,结合所看、所学、所想、所思,联系工作实际,对重点难点问题反复琢磨、极深研几,统一了思想、深化了认识、激发了干劲。
8月7日下午,学员代表在培训结业式上发言。
7日下午,培训班结业,8位学员代表在结业式上分享了学习体会。一名学员满怀信心地说:“通过此次培训,我收获颇丰,不仅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激发了工作热情、干事干劲。我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做好新闻报道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作为新华社的工作人员,我们都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排头兵,肩负着传播好、解读好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责任,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忠实履行国家通讯社、世界性通讯社职责的必然要求。”一名采编战线的学员表示,要始终把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做好新闻宣传报道的根本遵循,用好手中的笔和镜头,生动鲜活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理光芒和实践伟力,全面系统、立体多元做好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宣传报道,锤炼新话风、深化新认识、把握新角度、挖掘新材料、运用新表达,推出更多立意高远、格调高雅、品位高尚的精品佳作,不断提升新华社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项长期政治任务,也是一个持续推进、常学常新、走深走实的过程。正如新华社人事局负责同志在培训结业式上强调的,培训“结业”不是学习“结束”,返回工作岗位后既要“系统理”,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体系,又要“认真改”,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日臻完善、日益精进。
学习从不止分毫,逐梦无畏路悠长。经过为期2天的学习培训,学员们收获满满、信心十足,形成了统一共识: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始终牢记“革命人”“党的人”的角色身份,切实履行好“新闻人”“新华人”的职责使命,抱忠履谦、正位凝命,担当使命、奋发有为,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更好履行党中央喉舌、耳目、智库职责,为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贡献绵绵不绝之力。(供稿:新华社机关党委;执笔:王跃岭、夏子怡;编辑:陈睿、吴宇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