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新时代评论员应该把握的关键点

2025-08-25 10:40:45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这次参加中国记协主办的传承初心、增强“四力”培训班,让我重温评论人的初心,学习大咖们的实战经验,拓宽了业务维度,感悟到一些心得体会。

  坚守实事求是的初心

  我做评论工作将近15年了,坦率地说,当前对于焦点、热点问题能否第一时间发声,领导们考虑的问题非常多,这无疑也在考验我们怎么去触碰、怎么迎着困难上。评论人就是要敢于动真碰硬,就是要敢于坚持真理,就是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48字方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2021年6月,新华社记者刘阳在贵州省石阡县龙塘镇神仙庙村农户家调研采访。贵州省石阡县委办公室 汪月刚 摄

  要有一腔热血和民生情怀

  评论人要坚持为时代立传、为人民发声,多想想百姓的痛点。心中要有坐标,手上要有尺子,要切热点,要有态度。

  2024年,“新华时评”栏目开设了“民生小事”子栏目,聚焦食品网购、大数据杀熟、智能客服转人工搞弯弯绕、短丝绒冒充真羽绒等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事,针砭时弊、旗帜鲜明,达到了出圈的效果,有效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

  把增强四力贯彻始终

  评论是媒体的一面旗帜,评论员必须有严谨的调研和科学全面的分析研判能力。

  前几年,我在贵州一个县挂职,听到了很多老百姓的心声,记录下很多老百姓的实在话、家常话。有一次一个乡镇干部吐槽,说现在这个调研太虚了,坐台一排排、出行一串串、吃饭一桌桌,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顺着彩排走、对着稿子念、拿上材料撤。这些话讲得特别透彻,去年主题教育要针对调研虚风写篇稿,我就把这些话放进《狠刹蜻蜓点水式调研虚风》一稿中,成为最具传播力的一个点。

  准确把握社情民意

  评论人的评论要准确把握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6月初,我们发现一些地方在整治违规吃喝过程中出现层层加码、一刀切的情况,于是播发了《整治违规吃喝,不是一阵风不能一刀切》,既强调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是必须长期坚守的铁规矩、硬杠杠;同时强调,整治违规吃喝的核心是“违规”,而不是吃喝本身,关键是规范公务行为,严明纪律红线,而非一刀切阻绝正常人际交往。

  这篇稿子反映出:要密切观察社情民意,要洞悉人间烟火的微妙变化,要时刻把“勿忘人民”顶在头上、把“实事求是”作为最根本的论点和最有力的论据。

  (作者:新华社国内部评论室高级编辑刘阳;编辑:陈睿、焦若宁;责任编辑:胡慧红、谷泰运)

责任编辑: 张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