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放假的不睡觉搞什么直播呢?

2025-10-05 16:00:00 | 来源: 中国记协微信
【字号: 打印

10月1日,中央广电总台央广网记者李舜与团队在山东泰山之巅直播旭日东升、国旗升起,他们向“我在现场”来稿,讲述经历体会。

本栏目长期征稿,详细信息附文末。

 

我在现场|大放假的不睡觉搞什么直播呢?

本文作者:李舜 唐磊 程立龙

(一)

10月1日4时许的泰山,浸在化不开的墨色里。我们裹紧冲锋衣乘缆车上山,山风卷着松涛从耳畔掠过。

半个多月前部门选题会上,在讨论“国庆报道如何出新出彩”时,我们猛地想起去年国庆期间的泰山顶:旭日东升,一面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我们随即决定,今年国庆去泰山顶做直播。

筹备期间,我们还收到了泰山顶将于10月1日举行升旗仪式的消息——报道又能有新意,这般巧合,恰似天助!

可没等我们兴奋多久,一个个现实问题逐渐浮现出来。

如何保障直播信号稳定传输?5G背包可以应对绝大部分直播场景,但景区预测国庆节当天会有超一万人登泰山——这么多人“平摊”有限信号,直播很难流畅。

我们咨询运营商、景区工作人员,初步决定加购一张不同运营商的流量卡,让5G背包根据信号情况自动切换。但谁也不敢肯定两张卡会不会同时“掉线”。

为保万无一失,我们不断沟通、咨询,最终得知泰山顶有运营商搭建的网线,可以解决无线传输信号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满足我们的直播需求。

我们稍稍松了口气,但在实地测试之前,悬着的心还是难以放下。为此,我们决定提前4天上山,为可能出现的问题留出处理时间。

实地测试后,信号问题终于解决,新问题又来了:为了保证现场秩序和观感,我们无法直接在旗杆前架设机位;而机位一远,画面又可能被行人遮挡。

经过反复商讨,我们借来3张0.5×1米的桌子,在距旗杆约9米的地方搭建起临时直播台。

未完全硬化的地面、镂空地砖,我们费了好一番工夫才把桌子摆稳。

“平地里这不算问题,可在这里往后一看,能直接看到山崖,有点吓人。”摄像老师登上桌子后感慨道。经过协商,景区也为我们安排了专人保护,拍摄安全有了保障。

万事俱备,只等“十一”。

(二)

10月1日凌晨5时,泰山顶已聚集了不少游客,东方天际线开始泛出极淡的鱼肚白,安静的观景台热闹起来。团队成员各自就位,网线插入5G背包插口,开始信号测试。

“信号ok、声音ok!”后台调度同事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

6时05分,第一缕金红霞光刺破天际,像被点燃的绸缎。转瞬之间,一轮红日跃出云层,洒下万丈金光,把翻涌的云絮镀成金箔。“太美了!”“在这里看日出真是绝了!”观景台爆发出整齐的惊叹,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 

当天,现场人数比预估多,观景台石阶几乎站满了人。

收到导播指令,我理了理衣角,对着镜头微笑开口:“各位网友早上好!今天是10月1日国庆节,我们正站在‘五岳独尊’的泰山之巅。”同时预告即将开始的升旗仪式。

几分钟后,升旗时间到了。《义勇军进行曲》响起,3名来自泰山消防救援站的升旗手在晨光中展开国旗,原本喧闹的观景台霎时间响起整齐、响亮的合唱声。

2分多的时间,风仿佛静止。镜头里,五星红旗缓缓升起,与远处的红日、脚下的云海重叠,构成了一帧难忘的画面。

国旗升至杆顶,迎风展开,观景台再次沸腾,大家挥舞着国旗高喊“祖国万岁”,声音顺着山风飘向远方,与松涛汇成一片。

图片

泰山之巅,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央广网记者 李舜 摄

(三)

升旗结束,我们按计划展开采访:同事在人群中寻找愿意分享的游客;摄像稳稳跟拍;我及时递麦并与之交流;后方同事守好导播台,确保直播正常。

“来之前就盼着看泰山国庆日出的景象,来了才知道,这里不仅风景美,更有一种让人安心的气象。”来自河北邯郸的幼儿园老师韩秀红告诉我们,她准备回去把见闻分享给孩子们。

“看到国旗在泰山之巅冉冉升起,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泰山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李鹏说,为了完美呈现这次升旗,他提前一个月带队筹备:养护场地、调试滑轮、更换拉绳、加装防风链……

直播结束时,晨光已洒满岱顶。坐在山脚的补给站里,想起刚才镜头里的画面,我们心里暖得发烫。

霞光中的红日、风中的国旗、游客脸上的笑与泪——原来“国泰民安”从不是抽象的词语,它可以是泰山之巅的一次日出,是万人同唱的国歌,是我们每一个人眼里藏不住的欢喜与安心。

这趟直播,拍下的不仅是风景,更是刻在每个中国人心里的赤诚与热爱。

图片

在泰山之巅采访参与升旗仪式的游客。央广网记者 程立龙摄

 

责任编辑: 陈梦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