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干不过博主?记者急哭了

2025-10-09 10:56:25 | 来源: 中国记协微信
【字号: 打印

9月19日到23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河南郑州举行。现场气氛热烈,亮点颇多。河南日报社大河报记者郭兵既做记者,又做“记者服务员”。她向“我在现场”来稿,讲述经历体会。

本栏目长期征稿,详细信息附文末。

 

我在现场丨干不过博主?记者急哭了

本文作者:郭兵

9月24日上午,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赛后新闻发布会圆满结束后,我站在新闻发布厅,看着工作人员搬离设备、整理场地,突然感到无比轻松。摄像老师举起相机,定格下我发自内心的笑容——这是完成任务后压力的彻底释放,此刻无声,胜于千言。

图片

(一)

9月19日至9月23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郑州举行。

本届大赛共有106个竞赛项目,吸引3420名选手同台竞技,全部赛项入驻中原国际会展中心28个展馆,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项目之多创历史之最。

作为大赛官方媒体合作伙伴,河南日报社承担了大赛相关线下活动组织、大赛新闻中心建设运营等十几个子项目的创意、策划、执行,并成立约35人的报道团队,围绕大赛赛程、赛项、选手、展演等展开报道。

9月20日,比赛第一天,我攥着地图在各个场馆狂奔,一天2万多步,脚底磨得发烫。

为了尽快完成报道,一回到新闻中心,我就着泡面开始写稿、剪视频。

然而,由于场馆大、赛项多,我们的报道效率不如预期,传播数据也不理想。看着一些博主生产的大赛稿件互动量飙升,我们非常焦虑。

比赛第二天中午,其他媒体同行已结束用餐离开新闻中心,我和同事们才打开盒饭边吃边讨论选题。

突然,上一秒还在“疯狂输出”的同事陈朋冲用手撑着半边脸,沉默了下来。我凑上去一看,发现他的眼眶湿润了。

我赶紧问:“怎么了呢?”

他抿了抿嘴:“比赛还有1天半就结束了,没做出什么亮点报道,感觉非常内疚。”

这时,带队领导庞瑞妍从门外进来,了解到团队小伙伴自责流泪,也红了眼眶。

(二)

知耻而后勇,为尽快改变现状、提高效率,带队领导一天内召集记者连开3会,重新分工——同事翟钰洁带着相机跟拍“烤羊肉串大赛”,张阳去蹲守农村姑娘逆袭的故事,我则背着电脑在各个场馆当“救火队员”,最终敲定报道新方向:老百姓爱看啥,我们就写啥!

民以食为天,网友普遍反映对烤羊肉串比赛有兴趣。同事们在中式烹调(羊肉烘烤)赛场蹲了80分钟,看着师傅把羊油抹在签子上,把羊肉排进电烤炉,香味一路飘出三条过道。16名选手在32名裁判员流动“监考”下,完成羊肉串烘烤制作、羊排烘烤制作、酥皮烤羊腿等项目,等待裁判评分。

现场香气四溢,观众里三层外三层,或踮脚或探头,一边感叹“看着就好吃”,一边举起手机拍个不停。

“这哪是比赛?分明是舌尖上的新疆!”我们推出文图和视频稿件,微博话题“河南有一场馋哭小孩的烤羊肉串比赛”阅读量超300万,登上郑州同城第2名。评论区的网友争着“当评委”:“地址在哪?我要带啤酒去撸串。”

在大赛举办的技能强国论坛上,河南农村女孩姜雨荷的演讲感动了很多人。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我可以被任何一个只参加过半天岗位培训的人替代,这让我陷入思考:这真是我想要的人生吗?”“危机感”让她下定决心重返校园,在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化学实验室技术专业学习、训练,最终拿下世界技能大赛冠军。

现场听众被姜雨荷朴实深刻的发言打动,一个奋斗不止的“00后”女孩形象在大家心中具象化。

演讲结束后,我们联系姜雨荷的学校,了解到更多她的故事:为了在比赛中实现精确到0.01毫升的定容,她训练了超13000小时,将操作变成肌肉记忆……这些细节让姜雨荷的人物故事更加立体。

(三)

本次大赛,除了宣发工作,我们还负责大赛新闻中心的运营保障——我既是记者,又是“记者服务员”。

新闻中心的日子就像坐过山车:试运营期会议室突然断电,我们围着配电箱急得满头大汗,仿佛能听见彼此“咚咚”的心跳声;下雨天记者餐送晚了,我们一边打电话协调餐车通行,一边跟志愿者配合加快分餐速度;遇到个别工作间网络不稳定,我们紧急联系师傅,踩着雨水连夜解决问题——看到记者们顺利发出稿子时,觉得这点苦真不算啥。

有天晚上,我们接到临时加会的通知,会议持续到深夜12点。我准备妥当座签、话筒、音响、水等物品后,给要加班到很晚的音响师傅找了一家附近酒店,让他们能减少路途奔波的时间,早一点休息。

一切安顿好,已是夜里10点40分。负责会务保障的伙伴给我发来消息:“你们真的很好,我很荣幸能认识咱们。”盯着屏幕的我突然鼻子一酸——原来我们在记录别人故事的时候,自己也成了故事里的人。

关关难过关关过,我们顶住各环节的压力,实现会议保障零失误,助力大赛期间媒体记者的顺畅工作。

这几天,同事泛红的眼眶、领导鬓角的白发、工作桌上凉透的饭盒,还有我那双打湿的运动鞋……这些碎片拼在一起,变成了鲜活的“现场”。

责任编辑: 陈梦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