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赣问 | 参评项目 | 应用创新 (新媒体) | ||||||||||||||||||||||
字数/时长 | 0 字 ; 00时00分00秒 | ||||||||||||||||||||||||
主创人员 | 丁望兴、田凌凌、袁进涛、龚丹、张骁博、王超、卢宇、杨帆 | 编辑 | 金石明、雷晴、宫斌 | ||||||||||||||||||||||
原创单位 | 江西广播电视台 | 发布平台 | 今视频客户端 | ||||||||||||||||||||||
发布日期 | 2021-06-04 12:00 | ||||||||||||||||||||||||
作品链接 | https://ganwen.yun.jxntv.cn/pc/#/home | ||||||||||||||||||||||||
入选“三好作品” | 否 | 入选“我的代表作” | 否 | ||||||||||||||||||||||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 为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江西广电于2021年创办《赣问》平台,2024年改版升级。目前访问量超1亿人次,网友留言44700多条,回复率达93%。 平台直通。以数字技术为基底,构建群众反映、媒体转交、部门办理、全媒体监督报道、结果反馈的应用平台,200多家对接单位互联互通、实时互动,较好地融合了公众、媒体与政府对应的圈层和数据,在提供优质媒体服务、化解社会矛盾、提升治理能力方面提供了未来导向和行动导向的解决方案。 矩阵发力。在抖音发布700多条短视频,微信发布147期《赣问·办理情况通报》,浏览量超900万,#赣问#话题量2369W; 技术赋能。改版后《赣问》升级了技术、内容、力度,通过大数据抓取和信息交互技术,新增赣问速查、赣问数读板块,服务更高效。 | ||||||||||||||||||||||||
社会效果 | 2023年,国家广电总局以《江西广电建立“赣问”问政平台 网络问政形式新效果好》进行专题表扬。 《赣问》已成为江西省委政府受理群众诉求建议的重要平台,与江西12345热线“双号并行 统一转办”,接入了江西省政府的“赣企通”平台,多元参与推动实时互动掷地有声,树立了党委政府立办立改、为民办实事的好形象,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赣问》围绕“新闻+政务+服务”的目标定位,全力探索媒体系统性改革新路径,多家全国媒体同行前来取经,中央督查组、中央网信办、江西省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专程调研。 《赣问》坚持建设性新闻理念,成为全媒体时代“贴得近 及时应 群众认”的联系服务群众平台,为社会公共治理提供了互联网时代新解决方案,对推进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 ||||||||||||||||||||||||
传播数据 |
| ||||||||||||||||||||||||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 《赣问》平台,是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创新政务监督的典范。其核心价值在于构建“民意收集—转办督办—结果反馈”闭环机制,高效解决民生诉求,如消费维权、市政服务等痛点问题,群众满意度高。平台以“媒体+政务”智能化模式赋能基层治理,通过技术手段精准分拣诉求、预警民生热点,并与政务系统联动,推动政策响应提质增效。 作为党群“连心桥”,《赣问》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重塑主流媒体公信力,其“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实践契合新时代治理现代化要求。 | ||||||||||||||||||||||||
pagebreak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二维码
作品标题:赣问
赣问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