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跨越105年,相遇了 | 参评项目 | 融合报道 (新媒体) | ||||||||||||||||||||||
字数/时长 | 0时4分23秒 | ||||||||||||||||||||||||
主创人员 | 集体 | 编辑 | 赵强、杨义、申宁 | ||||||||||||||||||||||
原创单位 | 人民网 | 发布平台 | 人民网 | ||||||||||||||||||||||
发布日期 | 2024-09-21 19:49 | ||||||||||||||||||||||||
作品链接 | http://v.people.cn/n1/2024/0921/c459466-40325139.html | ||||||||||||||||||||||||
入选“三好作品” | 否 | 入选“我的代表作” | 否 | ||||||||||||||||||||||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南开大学5周年之际,由中央网信办、教育部、人民日报社、共青团中央、国家体育总局、天津市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宣传活动在南开大学隆重举行。该作品是活动主要呈现内容。 作品创作张伯苓数字形象,结合AI生图、图生视频、真人实拍等,让张伯苓老校长跨越百年重回校园,感悟新时代南开的发展成就,与莘莘学子共抒爱国情怀。 在张伯苓嫡孙张元龙和多位专家学者的指导下,主创团队历经三个月、几十次修改,精心打磨张伯苓数字形象,精心设计台词脚本,让“张伯苓”栩栩如生地在课堂演讲、在操场踢球、在校园打卡,与现任校长陈雨露深情对话,生动展现百年南开人爱国奋斗的传承与弘扬。 | ||||||||||||||||||||||||
社会效果 | 作品在活动现场播放,引发数千名师生重温重答“爱国三问”,气氛热烈,震撼人心。 作品获全网置顶转发,阅读量过亿。话题#南开两任校长跨越105年的相遇#阅读量3539.4万,登上热搜高位。 作品以青春态的表达激发了年轻网民的热情互动,“小红书”平台相关40万篇笔记中,“青春奋斗”“爱国报国”成为高热话题。 | ||||||||||||||||||||||||
传播数据 |
| ||||||||||||||||||||||||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 作品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南开大学并重提“爱国三问”的重大背景,以“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宣传活动为契机,创意策划了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与现任校长陈雨露跨越百年的“相遇”与对话,主题重大,立意高远,情感真挚。通过AI技术成功再现张伯苓先生的数字形象,结合AI生图、图生视频与真人实拍,实现了两位校长跨时空的同框互动,让“爱国三问”这一历史之问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作品从校园新貌到体育传承,从思源堂的今昔到南开精神的赓续,对话内容紧密围绕南开大学的百年发展与爱国奋斗精神的传承,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时代的青春气息。作品在活动现场及网络平台均引发强烈反响,尤其在青年群体中产生广泛共鸣,有效激发了年轻一代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与传播力俱佳的优秀新闻作品。 | ||||||||||||||||||||||||
集体人员名单
作品标题:跨越105年,相遇了
作者(主创人员): 陈星星、李鉴、张克非、李晓云、严川吉雨、徐吉、汪怡飞、毛然、杜佰鸾、葛泰佚、朱祥、许峥 |
pagebreak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二维码
作品标题:跨越105年,相遇了
作品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