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民生点滴事,都挂心头!——在上海,感受人与城的温暖瞬间

2025-10-21 14:26:56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民生点滴事,都挂心头!——在上海,感受人与城的温暖瞬间

参评项目

重大主题报道 (新媒体)

字数/时长

3559   0时0分0秒

体裁

通讯  

语种

中文

作者

(主创人员)

集体

编辑

集体

原创单位

光明日报社

发布端/账号/

媒体名称

光明日报客户端

刊播日期

2024-11-05 04:09

作品网址

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01c62be3c290488e8aa95bf78e3bf50d

是否为“三好作品”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门办报是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为坚持好开门办报优良传统,2024年8月,光明日报在央媒中率先推出专栏,与全国各省区市机关报联合推出重大主题报道。 11月5日,在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回信当天,光明日报联合解放日报,在两家媒体客户端、网站等新媒体端以及报纸头版,以全媒体形式推出调研报道,解读总书记2019年在上海考察时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整篇报道以小角度讲大道理,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切入,破解现代城市的普遍难题:当楼越建越高、路越修越宽、城市越来越发达,怎样以至纤至悉的关怀,呵护每个人的“小安逸”“小确幸”。

社会效果

报道先后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网易、新浪、百度等多家平台以及《人民代表报》、长江网、川观新闻等多家媒体转载。 鲜活的文字和轻巧的角度,以及央地合作的开门办报模式,令不少媒体同行和读者耳目一新。有网友留言:“感觉比一般的‘官方文章’灵动!”“可读性很强,这样的文章是真写给老百姓看的。”有媒体同行评价:“以前我们讲什么体、什么体,党报写作的套路很难破,洋洋洒洒几千字不知道要说啥”,“少有人这么认真地钻研稿子,这样的做派和定力令人敬佩”。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彭勃认为,报道充满活力,通过对“小事”与“大城”结合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每个细节如何汇聚成城市的整体面貌,揭示了人民城市治理的内在逻辑和人性关怀。

传播数据

新媒体传播平台网址

1. https://share.gmw.cn/politics/2024-11/05/content_37657279.htm 

2. https://mp.weixin.qq.com/s/UimJvBfLkHmLQ7xRK9N_UA 

3. 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815172.html 

阅读量(浏览量、点击量)

62万

转载量

113

互动量

258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作为开门办报系列报道的经典代表作,这篇报道在“如何巧妙地化解大主题”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面对重大主题报道,我们习惯写出宏阔和气势,浩浩荡荡、高高在上。这篇报道反其道而行之,着笔于小,着眼于身边,从“大”与“小”的反差入手,通过写小与大的关系——城市再大,老百姓再小的需求也能被看到被满足,让“人民城市”的概念自然流露出来,全文不提人民,但处处可见人民。通篇都是讲故事,没有板着面孔讲道理,用小角度讲大道理,用妙故事化硬题目,用好文笔活泛题材。

pagebreak

集体人员名单

作品标题:民生点滴事,都挂心头!——在上海,感受人与城的温暖瞬间

作者(主创人员):

胡幸阳、沈思怡、徐敏、颜维琦、孟歆迪、陈海波

编辑:

陈品高、丰捷、谢文、王梦敏、章正、崔兴毅、贾月洋、吴晓杰、樊荣

pagebreak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二维码 

作品标题:民生点滴事,都挂心头!——在上海,感受人与城的温暖瞬间

  

作品二维码

责任编辑: 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