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背采样和起飞 | 参评项目 | 消息 (电视) | ||||||
字数/时长 | 00时02分46秒 | 语种 | 中文 | ||||||
作者 (主创人员) | 王琰、崔霞、李宁、陶嘉树、吴天白 | 编辑 | 集体 | ||||||
原创单位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 发布端/账号/ 媒体名称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CCTV-1 综合频道 《新闻联播》栏目 | 刊播日期 | 2024-06-04 19:15 | ||||||
是否为“三好作品” | 否 | ||||||||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 《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背采样和起飞》节目,在2024年6月4日的《新闻联播》提要播出,呈现的是中国探月工程重要里程碑事件——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背采样和起飞,将采集的1935.3克珍贵月背样品送上回家之路。这是一则具有重大新闻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新闻消息。报道团队6月2日到4日,连续三天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宵达旦值守,独家记录了嫦娥六号降落月背、月背采样、展示国旗、月背起飞等全过程珍贵影像,并第一时间编辑视频,在总台新媒体端和新闻频道首发首推消息,并在当天《新闻联播》节目提要播出,充分体现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新闻价值判断,彰显了我国航天实力,引发全球关注。 | ||||||||
社会效果 | 节目在《新闻联播》发布后,迅速引发强烈反响。节目播出当晚,相关话题热度飙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相关话题阅读量短时间内突破6亿,引发全网讨论,网友纷纷为中国航天点赞。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了该节目,进一步扩大了传播范围。该节目精准、专业的报道,让观众全面、直观地了解了嫦娥六号的关键进展,极大激发了民众对航天事业的关注与热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雄厚实力,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引发全球对中国航天的高度关注与积极讨论。 | ||||||||
传播数据 |
| ||||||||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 这是人类首次从月球背面成功采集月壤,中国的这一历史性创举,不仅代表着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技术突破,更意味着为人类探月补上了一块重要拼图,具有重大新闻价值。该节目全面呈现嫦娥六号从月背采样、起飞、进入月球轨道的全过程,画面独家且具有很强的科普性,不仅见证中国航天的新突破,也激发了民众的民族自豪感,极具传播力与影响力。 | ||||||||
pagebreak
集体人员名单
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背采样和起飞
编辑:
杨潇、黄虹、李嵬嵬、钟敏、神浩、丛威娜、徐静、文为明、谭振华、柏清玉、宫俊杰、浦轩、张博、宋菀、熊伟、戈晓威、王佳林、王刚、张京、张昊、朱潇、叶承露、王守佳、周铮、齐兵、孟繁伍、宋杰、王阳、任小辛、包奕韬、宝明松、张冉、鄂晓峰、刘书哲、李昌鹤
pagebreak
评委会评委推荐语
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背采样和起飞
嫦娥六号完成的这一探月任务,是中国航天工程的里程碑,标注世界科技进步新高度,为人类太空探索史开启了新篇章,具有特殊重大意义。报道团队在前方不间断值守,全面记录和呈现嫦娥六号探月各项细节,题材独特,影像珍贵,记录客观真实,编辑用心用情。世界首面玄武岩五星红旗在月背展开的镜头,更是激发无数国人的骄傲与自豪。这一报道,在向全世界展示中国航天卓越成就的同时,也拓展了科学知识边界,为进一步激发人类探索精神、向深空进军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齐东向)pagebrea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