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标题 | “4X10”大型互动融媒专题∣“质”感中国 | 参评项目 | 重大主题报道 (新媒体) | ||||||||||||||||||||||
字数/时长 | 1200字 ; 0时5分48秒 120字 ; 0时20分16秒 1873字 ; 0时0分0秒 | 体裁 | 新闻专题 | ||||||||||||||||||||||
语种 | 中文 | ||||||||||||||||||||||||
作者 (主创人员) | 集体 | 编辑 | 潘青松、杜雪艳、朱威 | ||||||||||||||||||||||
原创单位 | 新华日报社 | 发布端/账号/ 媒体名称 | 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 ||||||||||||||||||||||
刊播日期 | 2024-12-31 07:30 | ||||||||||||||||||||||||
作品网址 | 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77261ede4b03da919f5758f | ||||||||||||||||||||||||
是否为“三好作品” | 否 | ||||||||||||||||||||||||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 一、主题重大,放眼全局视野:专“新”致“质”。贯彻落实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团审议时强调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指示精神,作品由社长、总编辑挂帅,历时6个多月采访、制作完成。 二、内容厚重,构建四个“十”布局:向“新”求“质”。作品通过“十城十访”一线调研、“十画十说”融媒手绘、“十问十讲”在线慕课、“十计十策”智库报告等四大板块的宏大布局,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理论阐释和实践样本。 三、创新表达,注重生动融媒呈现:走“新”提“质”。作品综合运用一系列新技术,裸眼3D、手绘插画、AI短视频、XR慕课、人机对话、文生图片、互动拼图、加油点赞等,在数智赋能与技术迭代中打造爆款产品。 | ||||||||||||||||||||||||
社会效果 | 一、汇聚全国顶级资源,助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作品立意高远,打造业界最具影响力与专业性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型互动融媒专题,助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创新构建思维导图,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团队精心绘制产品思维导图,注重“产学研用”一体化联动,为全国各地提供资政参考。 三、专题荣获重要奖项,全网累计阅读量达4.5亿次。作品被中记协官网重点推荐,新华社、学习强国等100多家媒体转发;《中国记者》2025年第5期刊发该作品论文;荣获2024年度江苏省好新闻“媒体融合”一等奖、江苏网络强省十佳优秀案例(第一名)、新质生产力在江苏融媒精品案例(第一名)、江苏报协十佳案例(第一名),总阅读量达4.5亿次。 | ||||||||||||||||||||||||
传播数据 |
| ||||||||||||||||||||||||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 作品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宏大背景下,创新性地以四个“十”(“十城十访”一线调研、“十画十说”融媒手绘、“十问十讲”在线慕课、“十计十策”智库报告)为主体框架,有效探索重大主题重磅出击的系统化集成:以行进式报道生动诠释地方之“质”的多样性;以沉浸式在线学习平台系统阐述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理论与实施路径;以建言资政展现媒体的守正创新与责任担当。作品主题重大,内容饱满,形式新颖,创新运用一系列融媒新技术,传播效果好。同意推荐! | ||||||||||||||||||||||||
pagebreak
集体人员名单
作品标题:“4X10”大型互动融媒专题∣“质”感中国
作者(主创人员): 双传学、顾雷鸣、高坡、潘青松、杜雪艳、朱威、陈炳山、刘庆传、孔德信、徐明君、包闻军、徐亦丹、沈蕾、吴盈青、李璞、郑玲玲、杨晓珑、王子杰、邓宇轩、王瑞枫、穆怀佳、刘畅方达、王苏禾、张超、王高峰、韦伟、金勇、刘海琴、胡安静、陈立民、徐冠英、付奇、吴琼、李仲勋、杨易臻、姚政宇、洪叶、张宣、蔡姝雯、许愿、颜颖、杨丽、胡波、袁媛、孟亚生、韩宗峰、魏晓敏、笪颖 |
pagebreak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二维码
作品标题:“4X10”大型互动融媒专题∣“质”感中国

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