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老人与鸟 | 参评项目 | 新闻专题 (电视) | ||||||||||||||||||||||
字数/时长 | 0时15分47秒 | 语种 | 中文 | ||||||||||||||||||||||
作者(主创人员) | 肖菲、陈红光、田凌凌、苏霓、钟琪、熊亚芝、江卫平 | 编辑 | 黄恬恬、刘熙、黄莉萍 | ||||||||||||||||||||||
原创单位 | 江西广播电视台 | 发布端/账号/媒体名称 | 江西广播电视台 |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江西广播电视台 都市频道《都市情缘》 | 刊播日期 | 2024-12-30 19:30 | ||||||||||||||||||||||
是否为“三好作品” | 是 | ||||||||||||||||||||||||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婺源石门村详细了解湿地公园和蓝冠噪鹛保护等情况。同年,当地村民俞旺金作为唯一的农民入选第十届中法环境月蓝冠噪鹛科研交流会“护鸟大使”。2024年,年过花甲的老俞带头在蓝冠噪鹛的栖息地植树保护雏鸟。这种农民身份与护鸟行为的反差,让我们看到了生态环保理念在中国最基层民众心中生根发芽的伟大力量。 记者践行“四力”,历时七个多月深入石门村采访。跟随老俞一起勘察洪水中蓝冠噪鹛的生存环境,种植蓝冠噪鹛爱吃的“口粮”;见证老人在蓝冠噪鹛的栖息地种下第一颗保护雏鸟的苦槠树种子……长时间贴身式采访,让观众看到村民们对鸟儿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石门村的鸟儿数量逐渐增多,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典范。 | ||||||||||||||||||||||||
社会效果 | 作品获第32届江西新闻奖一等奖、中宣部“三好作品”和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人文类”奖项。在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江西一周年和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石门村村民俞旺金守护世界濒危鸟类——蓝冠噪鹛的故事在江西广播电视台官方矩阵号播出后,被各大央媒和全国省市级主流媒体转载,全网播放量超亿人次。该作品还在十多家境外媒体发布,传播了中国好声音,展现了中国好形象,彰显了中国以实际行动为全球生态治理所贡献的智慧和力量。 | ||||||||||||||||||||||||
传播数据 |
| ||||||||||||||||||||||||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 该片以石门村蓝冠噪鹛保护为切入点,通过长达7个多月的沉浸式采访,细腻捕捉了村民俞旺金守护珍稀鸟类的感人历程与当地生态观念的积极转变,生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作品以小见大,叙事扎实,情感充沛,展现了出色的田野调查功底和人文关怀。作品在国内斩获多项大奖,并借中法建交60周年等契机成功“出海”,实现超亿人次的广泛传播,有效传递了中国生态治理的智慧与成就,堪称一部兼具深度、温度与国际传播视野的优秀纪实作品。 | ||||||||||||||||||||||||
pagebreak
老人与鸟
第一节
第二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