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仁爱礁见闻:菲律宾“坐滩”军舰制造“生态之殇

2025-10-21 15:58:47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仁爱礁见闻:菲律宾“坐滩”军舰制造“生态之殇”

参评项目

通讯 (通讯社)

字数/时长

1230  

语种

中文

作者(主创人员)

王子谦

编辑

集体

原创单位

中国新闻社

发布端/账号/媒体名称

中国新闻社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刊播日期

2024-07-13

是否为“三好作品”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南海局势一直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2024年6月下旬,记者跟随海南省三沙市南海巡航船队到达仁爱礁实地采访,亲眼目睹菲律宾“坐滩”军舰给岛礁生态带来的严重破坏,进而通过对目击现场的客观描述、随船专家的深入解读、三沙市政府环境部门负责人的权威发声,以及官方调查报告的准确佐证,精心写作、适时发出此稿。

社会效果

该作品面向海内外播发,传播效果突出。在境外,获菲律宾《商报》、日本亚太快讯等多家海外华文媒体关注、刊载,随稿配发的现场图片和视频实现在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家主流媒体落地。在国内,稿件全网阅读量近500万次,获多家中央主流媒体及网易、搜狐、新浪等商业媒体广泛转载传播。稿件既有理有据、有力有节地对外揭露了菲律宾长期以来严重侵权挑衅、破坏南海环境的事实,又精准有效地回应了国际社会对南海问题的关切,收获了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

传播数据

新媒体传播平台网址

1. http://www.chinanews.com.cn/gn/2024/07-13/10250878.shtml 

2. https://mp.weixin.qq.com/s/f-n7ULFa_PAH46KyNUy3NQ 

阅读量(浏览量、点击量)

489.8万次

转载量

105家次

互动量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此稿为记者首次到达南沙仁爱礁现场采写,主题重大,采访扎实,内容详实,笔调平实,现场感、新闻性强,富有感染力、说服力、传播力,是一篇准确回应热点、及时向外界释疑解惑的佳作。同意推荐送评。

集体人员名单

作品标题:仁爱礁见闻:菲律宾“坐滩”军舰制造“生态之殇”

编辑:

杨旭、董子畅、陈小愿、段世炜、秦欣

pagebreak

仁爱礁见闻:菲律宾“坐滩”军舰制造“生态之殇”

  蔚蓝色的礁盘与棕灰色的锈蚀军舰同处一框,这种视觉上的极致反差,是中新社记者日前在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看到的一幕。

  仁爱礁隶属于海南省三沙市。1999年,菲律宾“马德雷山”号坦克登陆舰在仁爱礁非法“坐滩”,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中国政府当即提出严正交涉,要求菲方拖走军舰。菲方一再承诺尽快拖走军舰,但直到今天尚未兑现。

  近日,中新社记者跟随海南省三沙市南海巡航船队来到仁爱礁,亲眼目睹“坐滩”军舰制造的“生态之殇”。

  仁爱礁与三沙市政府所在地永兴岛的直线距离有800余公里。当记者乘船到达仁爱礁东部外海时,天气晴朗,海面平静。

  船队由东向西行驶,记者不多时即看见一艘军舰突兀地倾斜在礁盘之上,通身破败的船体与周边的景色格格不入。

  记者看到,非法“坐滩”军舰的船体已经高度锈蚀,涂漆大量脱落,舰体接近水面的部位出现多处大窟窿。在船舷上有晾晒的衣服、被子,甲板上原有的炮塔东倒西歪,简易棚随处搭建,不明用途的蓝色塑料桶杂乱地摆放,几名菲律宾人员光着膀子穿梭行走。

  “菲律宾军舰的‘坐滩’行为,不仅侵犯了中国主权,也是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薛晨说,过去的25年里,“坐滩”军舰船体持续溶解腐蚀、人员生活垃圾直接排海等现象一直在持续,“菲方非但没有撤走船只,反而想方设法运送建材进行加固,意图达成永久非法占据岛礁的目的。”

  除了海面上肉眼可见的伤痕,现代检测技术揭露了更多真相。据中国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和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7月8日发布的《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报告》,菲律宾军舰长期非法“坐滩”,致使仁爱礁的造礁石珊瑚覆盖面积大幅下降,海域重金属、油类、活性磷酸盐含量异常升高,严重损害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这艘舰船已有80年的历史,它应该被送进博物馆,而不是在此污染海洋。”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洋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杨霄说,菲律宾非法“坐滩”军舰是二战期间建造的船只,在喷涂船漆、控制排污等方面,还处在非常早期和落后的阶段,几乎没有考虑环保要求。

  他说,1999年菲律宾军舰非法“坐滩”时的物理冲撞已严重破坏了珊瑚礁。多年来,包括船身涂漆的散播、船体金属锈蚀的溶解、船上化石燃料燃烧排污和生活垃圾排放等,都集中在了仁爱礁潟湖中,“这些毒素在船只周围持续蔓延,对周围的海洋生物造成不可逆的持续性破坏”。

  “在菲律宾军舰到来前,仁爱礁鱼类繁多,礁石上的珊瑚生机勃勃,现在一切都变了。”望着仁爱礁,三沙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胡国林深感痛惜,“中国渔民自古以来都与这片海域和谐共存,但菲律宾军舰和渔船对珊瑚礁野蛮破坏,我们的渔民经常发现菲律宾的废弃渔网渔具、塑料瓶等物品。”

  “菲律宾‘坐滩’军舰多停留一天,对仁爱礁的环境就多一分污染破坏。”杨霄说,菲律宾应尽快将非法“坐滩”军舰清走,国际社会也应共同对菲施压,还仁爱礁美丽和宁静。 

责任编辑: 普韵乔